【微青春期的煩惱~你其實沒有那麼討厭他】by FB page 教養不正經
【微青春期的煩惱~你其實沒有那麼討厭他】by FB page 教養不正經
小五男個性比較衝,
遇到意見相左的場面,
他的脾氣燃爆裝置一觸即炸💥
所以很容易就和同學發生衝突😩
回家後,
還沒「降溫」的小五男又複習了一次白天的事件,
情緒再次達到燃點🔥
慷慨激昂的跟老媽抱怨誰誰誰的不好,
結果連不恰當的話都出口時,
老媽就得幫著踩煞車了。
「兒子,
你其實沒有這麼討厭這個人。」我說。
小五男立刻瞪著大眼睛👁️
急於切斷關係、用力澄清的說:
「哪是~
我真的真的很、很、很討厭他!」
說完還要握緊拳頭用力表明心志。
我說:
「你一次又一次的複習你和這個同學發生衝突的過程,
淡化了你在事件中的責任,
卻更加強調你認為同學不對的地方,
所以你放大對他討厭的想像,
讓你以為你真的有那麼、那麼討厭他。
馬麻願意聽你說那些不開心的事,
是希望倒完情緒垃圾後,
你心裡頭會清爽起來,
但是你到後來情緒不但沒有平靜、
反倒連難聽的話都說出口,
這樣就超過了!」
小五男稍微調整情緒後說:
「其實我和他沒事時也是能相處的,
只是有衝突時就沒辦法了嘛!」
我看看慢慢降溫的小五男,
知道他聽懂了老媽的話,
所以停止喂他心靈雞湯🐔🥣
只是再延伸一段母子散步的路程,
讓長長的距離把不開心的記憶稀釋掉。
孩子在團體生活中難免會有和他人衝突的時候,
當我們在傾聽孩子分享的時候,
重點應該放在引導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方式,
然後教孩子怎樣處理自己問題的方法。
如果要把對方的行為拿出來「模擬」、「檢討」,
因為對方的不在場而無法提出他立場說明,
這樣有失公平,
反而深化孩子對他人的敵視,
變成我說的「放大對對方的討厭」,
那麼孩子學到的永遠在抱怨及推卸責任的態度啊!
#其實你沒有那麼討厭他
#情緒垃圾是不可回收物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