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儀: 楊絳育女:不訓示、只示範
【#好文重溫】楊絳育女:不訓示、只示範
中國著名作家及翻譯家楊絳,前日凌晨以105歲高齡於北京逝世,傳媒紛紛以「他們仨團圓了」作結。
1997年,楊絳愛女錢瑗因癌病去世,丈夫錢鍾書也在翌年因病辭世。在喪夫喪女之痛六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用筆記述了一家三口63年來艱難而快樂的日子,以及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的懷念,結集成《我們仨》 - 「我們仨失散了,留下我獨自打掃現場,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字裏行間的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包括影響著我一直寫作。
儘管影響世人的著作無數,楊絳卻視稱錢瑗為「我平生唯一傑作」。要談她的育女之道,必先要講講其父楊蔭杭對楊絳的教育。在楊父心裏,子女一樣的培養,婚姻自主,職業自主,他從不訓示子女該如何做,而是通過身教讓子女體會到何謂「有志氣」。也是在楊父的引導下,楊絳開始迷戀書裏的世界。一次楊父問她:「三天不讓妳看書,妳怎麼樣?」她說:「不好過。」楊父再問:「那一星期不讓妳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說罷,父女倆相視而笑。
楊絳有個開明的父親,留給子女的是良好的教育,而楊絳對女兒錢瑗也是「不訓示、只示範」。像孩提時的錢瑗見父母好讀書,便照樣拿本書來讀,並漸漸迷上讀書,「連翻書的樣子都像爸爸,嘩嘩地一頁頁很快翻過,一目十行,全記得。」又話說錢瑗學外文,有次碰到很難的單詞,翻了三部詞典也查不到,跑來問父母,楊絳及錢鍾書卻不回答,只讓女兒繼續查,查到第五部果然找著,並在後來成為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楊絳曾在最後的訪問談到教育:「教育是管教,受教是被動的。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這方面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他們仨在天上重聚,卻給世人留下「不媚上、不欺下」的身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