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1的文章

節錄自《#在別人的地圖上,找不到自己的路》作者:澈言

有一個人,每天施捨給家門口的乞丐十塊錢。後來有一天,他突然不給了,乞丐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現在結婚了,手頭不寬裕,得養老婆。」 乞丐聽完大怒,朝著他腦門兒就是一巴掌,罵道:「混蛋,但竟然敢用我的錢養女人!」 你的退讓和包容給了別人蹬鼻子上臉欺負你的理由,他們會習慣了你的幫忙和付出,並堂而皇之地向你索取更多,讓你攬下本不應該攬下的工作,承擔你本不應該承擔的風險。悔之晚矣。 設計圈容易遇到這些奇人。親戚朋友開了店,找到你,說你幫我設計個商標吧。你一心軟,說行,然後問對方有什麼需求。 「需求?沒啥需求,你就隨便設計一下嘛。」 你真以為他會「很隨便」?做成什麼樣他都要? 你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他三個提案,結果人家拿到後,這也要改那也要變。你煩了,嫌太占用你的工作時間(又賺不到什麼錢)。你說你不做了,讓他另請高明吧。 他一看你這態度,呵呵一笑,丟下一句:「看來你的水準也不過如此嘛。」你說你氣不氣? 你認為你幫了他,但他可不這麼覺得。在他眼裡,你為他付出的一切無論輕重都只是「舉手之勞」,你做的好是理所應當,做的不好是你水準不夠,賺到便宜是他眼光太好。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你幫他們是在為自己謀利,你憑什麼白白幫他們?是啊,你說你圖什麼呢?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幫不幫都是我的自由,你沒有權利要求我,更不應該指責我。做人老想著佔便宜,虧想讓別人吃,怎麼,還真覺得全世界都欠你的? 一條小蛇躺在路邊曬太陽,卻總是莫名其妙地被人踩。牠很無辜,問上帝說:「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想踩我一腳?」上帝說:「要是第一個人踩你的時候,你就上去咬他,讓他知道你不好欺負,以後就沒人敢踩你了。」 為什麼別人敢肆無忌憚地對你做壞事,是因為你曾經善良的表現,讓他覺得欺負你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他覺得你就是個可以肆意宰割、逆來順受,且沒有脾氣的人。 我家狗的精神狀態不太好,一蹶不振,迷迷糊糊。帶牠去醫院,不知道醫生給牠餵了什麼藥,牠開始狂吐,吐完就又活蹦亂跳起來了。醫生說,這狗啊,不知輕重,吃東西沒個數,你給牠多少,牠就往肚子裡塞多少。 所以,狗別餵太飽,別對人太好,守住你做人的底線。幫人可以,不要無止境地幫。有些虧,吃一次就夠了,不要無止境地犯錯,更不要當一個爛好人。當別人的需求讓你感到不舒服時,你要勇敢說出:「我不。」 畢竟這個世界上,有些人還不如狗。 . 摘錄自《#在別人的地圖上,找不到自己的路》 作者:澈言

節錄自《#操控與反操控》作者: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

▍用情緒控制他人 溝通過程中看得見和聽得見的部分,只占百分之二十,占最大部份的是情緒。 情緒在社會上扮演著神聖不可侵犯的角色,所以我們會認為情緒都是真實的。你的想法會被質疑,但你的情緒不會。 要如何用情緒操控他人呢? #爆發情緒 這個技巧的重點在於突然的情緒爆發—通常是負面的情緒。想像一下兩個人正在談判,一切都進行得還算得體有禮。 忽然間,其中一個人沒來由地開始大吼: 「你怎麼能提出這個建議呢?都不會良心不安嗎?真的很不公平!我從沒想到你會這樣!」 如果有人突然這樣大聲地指責你,你的感覺怎麼樣? 這種情況絕對不罕見,你可以在家或在公司裡注意看這樣的情緒爆發完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通常對方都會招架不住。 #召喚友情 使用這個技巧的人會這樣說: 「如果你想當一個稱職的朋友,那就做這件事!」 或者: 「如果你真的愛我,那你就會相信我。」   這個勒索人的技巧很狡猾,旨在喚起我們的罪惡感: 如果不做對方想要我們做的事,我們就不是真正的朋友/伴侶。 這個操控法有個比較現代的版本,來自影星瑪麗蓮夢露。 她的這句名言頻繁地出現在線上交友平台: 「如果你無法接受我最壞的一面,那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 大意可能是: 「如果你想要我當你的男/女朋友,那你就要忍受我的壞脾氣!」 好吧,人並非只有好的一面,但這種論證模式仍是一種確確實實的情緒勒索! #訴諸同情 這個技巧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非常有效。比如說一個人假裝自己是個很不幸的人,需要別人的幫助,而我們出於同情,比較傾向去做那個人想要的事,就算我們完全不想。 我有一個好朋友想在慕尼黑慶祝三十歲生日,跟他的朋友們一起。 但他媽媽另有打算: 兒子應該跟他一起慶祝生日。 她在電話裡跟他嘀咕了一些訴諸同情的話: 「我都已經這麼老了!沒人知道我還有多久可以活。你的三十歲生日絕對是我們還能一起過的『整歲』生日了!拜託來奧斯納布呂克跟我一起過嘛!」 為什麼訴諸同情這麼有效? 父母和權威機關從小就教育我們「不可自私」,不能只想到自己,要把自身利益放在最後。我們屈服於社會的群體壓力,把這個態度內化了。 . 摘錄自《#操控與反操控》 作者: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先下手為

摘錄自《#其實你很好》作者:考拉小巫

我們渴望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點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它可以給我們帶來前進的動力和目標。然而,很多人原本在追求「盡力」做最好的自己,但由於被他人的言行和狀態左右而不知不覺地迷失了,逐漸地走上了「逼自己」的道路。 當一個人從「逼自己」的角度出發時,自我預期大多數時候都是不現實的。因為目標不現實,才導致無法被實現,可很多人卻以為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導致的,從而才產生了焦慮和不安。 從自我預期的角度來講,到底什麼是「盡力」?什麼又是「逼自己」? 舉個例子,小王本來是每天晚上十點半睡覺,但室友們為了複習功課都在玩命熬通宵,搞得小王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於是決定也要咬牙熬到凌晨十二點,甚至更晚。 之前的小王就是「盡力」,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底線是晚上十點半睡覺。後來,因為他人熬夜,於是決定自己也要熬夜,這就無視了自己的個人需求,踐踏了自己與自己的界限,這就是在「逼自己」。 把不切實際的自我預期轉化為更符合實際的預期和目標,方法就是從「逼自己」的狀態轉變為「盡力」的狀態。 當我們把自我預期設定為「盡力」時,這是我們對人類不完美本質的認可和尊重。這意味著我們接受了自己作為一個人,是有局限性的。有局限性和不完美,不代表我們不夠優秀、不夠努力或不夠自律,這只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共有屬性。 這就好比一條魚無論如何也不如兔子跑得快,這並不代表魚不如兔子努力或優秀,而只代表魚的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它擅長的是游泳,而不是跑步,無法做到樣樣精通。 一個人處在「盡力」狀態時,自然會在潛意識裡把目光轉向自己,而不是盯著他人。當我們關注自己時,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興趣和潛力,去超越自我,而不只是單純地想要比別人更好。 追求「盡力」的時候,我們會更容易尊重自己的底線,並和自己成為朋友。相反,當我們「逼自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和自己進入一種敵對狀態。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可能會忘記吃飯、睡覺、休息,並完全忽視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界限、需求、情緒和內心狀態。 當我們追求「盡力」的狀態時,我們會更容易關注努力的過程,並由於享受過程而體驗到相對釋然與平和的心態。相反,當我們處在「逼自己」的狀態時,我們會更加看重結果,並因為在內心深處和他人較勁,而頻繁衡量自己努力的有效性。一旦努力的結果不比他人時,就很容易陷入「我不夠好」的認知誤區,感到焦慮和壓力。 處在「盡力」的狀態時,由於我們在和自己比較,所以相對來說不太容

養育男孩--讀書筆記【澳】史蒂夫比達爾夫

  養育男孩                                                           【澳】史蒂夫比達爾夫 隨著科技發展迅速 , 我們對於小朋友的期望不斷地轉變。根據關於 成功與快樂的科學研究表明,財富上的成功並不是美好生活的關鍵。 無論你的 小朋友 未來會如何發展,如果他能夠保持溫暖善良的內心和快樂正面的天性,形成強壯的人格特質與積極的態度,他的成長之路會更加順利。 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情商,而不僅僅是具體背誦的知識。能 與人為善是打開快樂之門的真正鑰匙。 男孩們總是精力充沛,他們喜歡到處走動,嘗試許多事情。 同時他們也非常坦率真誠,如果能夠保持這些特質,我們的男孩將來便會成為很好的父親,朋友,甚至是優秀的領袖與合作夥伴 ,甚至是競爭對手 。 處於科技帶領的時代,作為父母 , 我們應當和自己的兒子多一些互動,而不是讓他們單一地沉迷於電腦屏幕或電子遊戲之內。 這是一個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 第一章  這就是男孩 :簡易介紹大部分男孩的成長特徵 ,當然只是籠統地歸納大部分男孩的情況 。 “男子漢”特徵無處不在:一方面,他們缺乏經驗,但喜歡冒險;另一方面,他們有能力,又富有同情心,性格堅強。 男孩和女孩的行為上的差別很早就產生了,幼稚園時,女孩會聚在一起玩,男孩們卻只會到處瘋跑,和同伴打架;上小學時,男孩的作業寫得潦草不說,還錯誤百出 ,做事掉三漏四 ;到三年級時,絕大多數男孩也不願意再看書了;到了中學,他們不參加任何辯論賽,音樂會,討論會或其他非運動類活動。 他們假裝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 我們應該開始懂得怎樣欣賞男孩的陽剛之氣,不管它以任何形式表現出來,我們都不應壓制它。 第二章 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 :詳細地講解大部分男孩各階段的成長特徵 第一階段(出生到6歲)溫柔歲月 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是屬於媽媽的。 他是“她”的兒子。 在這一階段,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與父母(至少是其中的一方)形成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父母的任務是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安全地成長,讓著一階段成為男孩成長過程中溫馨的一站。 男孩與女孩的性別差異此時就已顯現出來了。研究顯示 , 男嬰對別人觸碰他們的臉部不太敏感,相比之下女嬰則能更好地感受撫摸。 男孩越來與喜歡擺弄各種物件,用積木建造高樓飛機汽車等,女孩則更喜歡把積木放得平穩。 幼稚園裡男孩往往會忽視剛剛加入他們行列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