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其實你很好》作者:考拉小巫
我們渴望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點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它可以給我們帶來前進的動力和目標。然而,很多人原本在追求「盡力」做最好的自己,但由於被他人的言行和狀態左右而不知不覺地迷失了,逐漸地走上了「逼自己」的道路。
當一個人從「逼自己」的角度出發時,自我預期大多數時候都是不現實的。因為目標不現實,才導致無法被實現,可很多人卻以為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導致的,從而才產生了焦慮和不安。
從自我預期的角度來講,到底什麼是「盡力」?什麼又是「逼自己」?
舉個例子,小王本來是每天晚上十點半睡覺,但室友們為了複習功課都在玩命熬通宵,搞得小王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於是決定也要咬牙熬到凌晨十二點,甚至更晚。
之前的小王就是「盡力」,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底線是晚上十點半睡覺。後來,因為他人熬夜,於是決定自己也要熬夜,這就無視了自己的個人需求,踐踏了自己與自己的界限,這就是在「逼自己」。
把不切實際的自我預期轉化為更符合實際的預期和目標,方法就是從「逼自己」的狀態轉變為「盡力」的狀態。
當我們把自我預期設定為「盡力」時,這是我們對人類不完美本質的認可和尊重。這意味著我們接受了自己作為一個人,是有局限性的。有局限性和不完美,不代表我們不夠優秀、不夠努力或不夠自律,這只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共有屬性。
這就好比一條魚無論如何也不如兔子跑得快,這並不代表魚不如兔子努力或優秀,而只代表魚的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它擅長的是游泳,而不是跑步,無法做到樣樣精通。
一個人處在「盡力」狀態時,自然會在潛意識裡把目光轉向自己,而不是盯著他人。當我們關注自己時,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興趣和潛力,去超越自我,而不只是單純地想要比別人更好。
追求「盡力」的時候,我們會更容易尊重自己的底線,並和自己成為朋友。相反,當我們「逼自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和自己進入一種敵對狀態。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可能會忘記吃飯、睡覺、休息,並完全忽視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界限、需求、情緒和內心狀態。
當我們追求「盡力」的狀態時,我們會更容易關注努力的過程,並由於享受過程而體驗到相對釋然與平和的心態。相反,當我們處在「逼自己」的狀態時,我們會更加看重結果,並因為在內心深處和他人較勁,而頻繁衡量自己努力的有效性。一旦努力的結果不比他人時,就很容易陷入「我不夠好」的認知誤區,感到焦慮和壓力。
處在「盡力」的狀態時,由於我們在和自己比較,所以相對來說不太容易受他人的影響。無論他人有多優秀、多努力、多自律,我們也依然會因為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而感到驕傲和開心。相反,當我們「逼自己」時,我們很容易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因為「逼自己」這種行為的心理動因是基於和他人比較而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凡是基於和他人比較而得到的東西,大多都是不穩定的,因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總之,「盡力」和「逼自己」這兩種狀態,一個是適度適量、尊重個人界限的,另一個卻是單純為了比較而忽略個人界限的。兩者的行為表象看上去可能都是在努力,但卻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情緒和心境。「盡力」的時候,我們會更加尊重自己的底線,認可自己的付出,而「逼自己」的時候,卻非常容易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苛責,甚至是自我厭惡。
每當察覺到內心深處又隱約覺得自己不夠好,而因此想去逼自己時,意識到這是你的內在小孩在感到擔心和害怕。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和他/她達成情感聯結,告訴他/她:「此時此刻,你已經盡力了,這就足夠了。明天到來時,又會有明天的事,但是今天,此時此刻的當下,你已經做得非常棒了。照顧好現在的自己,明天繼續加油!」
.
摘錄自《#其實你很好》
作者:考拉小巫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