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9的文章

周華山: 虛偽和欺詐,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虛偽和欺詐,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愛迪生,1847年生於美國,一生的發明品超過二千種,包括留聲機、電燈、攝影機、直流電系統等,被譽為世上最偉大的發明家。 愛迪生家境貧困,只受過三個月小學教育,12歲便在火車上工作,喜歡做小科學實驗。1873 年愛迪生製造出第一部發報機,1876 年建立自己的實驗室。他重視團隊研發的杠桿威力,得到銀行家 JP Morgan投資,成立「愛迪生電燈公司」,即現今「通用電氣」。愛迪生發展科研團隊,1878年發明了留聲機。後來,愛迪生做了 2000 多次耐熱材料和 植物纖維的實驗,終於製造出人類第一個電燈泡。1882年 他建立紐約電力網,大大改善人類的生活質素。愛迪生:「天才是1%靈感+99%汗水。真正有價值的事,都無盡艱苦努力的結果。」 誰先發明燈泡?據說工程師戈培爾和斯旺,在1854及1860年已發明燈泡,但沒有申請專利,被愛迪生騎劫成果;經過多年官司纏訟,愛迪生買下戈培爾和斯旺研究的專利。愛迪生是成功的企業家,善用團隊,將研發成果專利化,名利雙收。 愛迪生也有他的陰暗面,他與「交流電之父」特斯拉爭鬥了數十年。據說愛迪生曾承諾特斯拉,如果能夠改良發電技術,就給他5萬美元。特斯拉用心研發,終於成功,讓愛迪生獲大利潤和專利權,愛迪生卻說5萬元只是開玩笑。特斯拉極憤怒,徹底割席,獨立發展交流電,成功建設尼亞加拉瀑布的發電站。愛迪生卻惡意中傷,並攏絡財團排擠特斯拉,又用交流電電死動物,令市民抗拒交流電。 愛迪生對人類確實有巨大的貢獻。同時:良知才是生命最終極的審判。愛迪生表示:「虛偽和欺詐是一切罪惡根源。」如此深刻感悟,或者是陰影投射的切膚之痛。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24》

MamaCoachHongKong: 默書

[親子教養事件薄- 默書] 「你k3 就識寫個「於」字,點解到五年班仲唔記得?」教Parenting 的我明知道上面這句説話是一個roadblock (溝通絆腳石), 會窒礙溝通,但我氣在上頭,已經衝口而出收不住了! 出事啦!個仔馬上擲筆、拍抬,怒視我。😡😡 我知他下一步就係入房,自己冷靜。幸好我還趕得及馬上Active Listen 他的情緒,說:「你係咪好嬲媽咪咁樣話你?」他咀一扁,眼淚盈眶,走了進房。 我就在他門外說:「Sorry, 我知你嬲我咁話你。你ready, 就來搵媽咪!」 我平靜地回房,因為類似上述情景常常發生。過了不夠10分鐘,他回來跟我說:「係囉,你次次幫我默書都criticize 我,我唔鍾意囉。」(情緒平服了) 細心回想自己上次同上次,好似都有一邊默一邊說一些「呢個字唔啱..」等説話。他似乎真的說得對,我有點兒內疚,就問:「你覺得我一邊幫您默書,一邊批評你,令到您覺得好annoying 。 」 「係呀,你就係又話呢個唔啱,果個唔啱。」他模彷我的語氣和表情!(原來又真係幾討厭!😜) 「sorry, 我唔知道你咁唔鍾意,不過有時真係有啲錯處我好想指出,咁我應該點樣同你講,你先覺得舒服啲?」 「可以學我d 老師咁,即係我寫完哂,如果錯咗,你就喺隔離寫番一個啱嘅比我睇,但係唔·好·講·嘢。」🤭🤭 他的建議我有點兒未能接受,所以我說:「你d老師真係唔講嘢㗎?不過我要show 比你睇d正確筆順,因為有時見你調亂咗。」(我都要向他表明我的要求。) 他說:「ok 呀!我會睇住你寫,然後唔出聲咁寫番你睇。」 這個我可以接受,於是我説:「好!咁如果你又寫錯左,咁我就又唔出聲再示範一次俾你睇係咪?」 「係!」 「Ok 咁我地再默過啦!」 他馬上拿回紙筆,說:「其實我唔係唔識個”於”字....」他的心情已回復正常水平,開始解釋,而大家也可以繼續默書! 「沉默是金」,先閉上咀巴、是這類開始愛面子的男孩喜歡的應對方法,我們切忌囉囌、挑剔。 上述例子其實蘊含「父母効能訓練」課程上一些技巧,而最終的解決方法不是父母控制或有任何讓步,而是能夠滿足父母和孩子的需求,雙方都能夠接受的。 #父母効能訓練 #MamaCoachHongKong #家長教練 #GordonParenting #轉換法

Tin sir心理諮詢師: 量重要還是質重要?

話說最近Eric上課的時候越來越不專心給,他做的練習也越來越隨便,明明他能夠做到100分,可是他卻只做了30分出來。 但是不要以為Eric是個不喜歡劍擊的學生,偏偏相反,他是個很喜歡劍擊、很想進步、很想比賽得獎的學生。 而且他還是那種不太會偷懶的人,他很願意花心機、花時間在家裏用功練習的學生,為的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強。 但是這麼勤力的學生,為什麼會變得不專心?為什麼在練習的時候就是不願意做好? 這是因為他苟入了一個謬誤... 他將練習變得「重量不重質」,以為自己做得多、做得快,就能夠多一點時間多做幾次,最後變成做得快但做得不好。 用數學題做例子的話,他就是很努力地做了100題題目,可是答對的只有5題。 正正因為他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我給了他在家做了一些特別的練習... 因為我知道Eric會在家裏好好練習劍擊,不需要父母提醒,他自己也會拿起劍在家裏找地方練習刺靶(當作是射箭的射靶吧)。 所以我給他的任務,反而是限制自己在家裏練習刺靶的次數,例如平日在家裏他會練習刺靶100次,那麼我就限制他只可以每日練習刺靶十次,無論他有多喜歡也好,只要做了十次的話就需要結束這個練習。 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知道他的問題所在。 他之所以沒能夠做好每一個動作,不是因為他沒心機亂做,而是因為他自己沒有集中去做好每一個練習的動作(沒有做到一絲不苟),而不是自己沒有能力做。 沒有能力做的意思是,我叫他做一個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沒有做好的意思是,他有能力做好,但是沒有盡力去做,所以結果出來強差人意;這就是兩者的分別。 感覺就像我們大人被小朋友糾纏著跟他們一起玩一樣,例如我們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我們很明顯不會這麼投入地去玩,因為我們覺得這個不太有趣,原因是我們盡力玩的話,小朋友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相反如果捉迷藏的對手是和我們同年紀的親朋好友,就算大家都是大人、也就算這只是簡單的捉迷藏,可能我們也會玩得比較投入,因為我們覺得這樣很有趣,這就是有能力但是沒集中做好的一些例子。 而沒有能力去做好,就像是要你跳起來,在空中轉十個圈才下地一樣,這樣是我們沒有能力去做到的事情。 對於Eric這個情況,如果他年紀比再大一點的話,我會選擇要他好好地打坐一下讓,自己靜下心來。 可是因為Eric他年紀比較少,只是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所以我相信他很難做到這個效果,所以我才想出了這個限制練習次數的方法給他。 很幸運的是

大律師公會執委、資深大律師 駱應淦—要求有勢力有公權者道歉並不可恥

香港電台香港家書: 大律師公會執委、資深大律師 駱應淦—要求有勢力有公權者道歉並不可恥 Peter:   老同學,你好嗎?不經不覺,已經相識過半世紀了。   我倆同一年出生,一同讀法律,一同畢業,一同進入司法界。你還記得嗎?,我19歲時,是你教會我游泳的。這些年間,與你一同走過無數高高低低的山谷,更加一同經歷了香港幾十年來的起起跌跌,風風雨雨。   我明白你為何會覺得奇怪,我作為一個刑事大狀,涉獵刑法40年,多年培養出來的專業,理應難以容忍有人明目張瞻地犯罪、破壞法治。的而且確,今時今日的種種衝突,都衝擊着我固有的認知、信仰、甚至價值觀,令我覺得特別痛苦。   你會說,近日的衝突之中,不少在讀中學的少年,他們堵路、 嚴重破壞、甚至傷人等等,公然違法,如何能視而不見?要良好守法的公民支持純綷的犯罪行為,支援年輕人犯法,相信並非香港過往堅守的價值。   但是,我們撫心自問,如果這些在被制服後,仍然被執法人員打到頭破血流,身體嚴重受傷的年輕人,是我們的親生子女,或是我們的孫女?我們會作何感想?   這些年輕人在被捕過程中和之後身體都會嚴重受傷,我們又有何感受?事實上,香港和國際社會有很多人也同情這班為改變制度不公而努力的年輕人。當年輕人準備好犧牲自己的自由甚至生命,來換取改變時,制度有聆聽、有讓步嗎?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事實上,香港和國際社會有很多人,也同情這班為改變制度不公而努力的年輕人。當年輕人準備好犧牲自己的自由甚至生命,來換取改變時,制度有聆聽、有讓步嗎?   我們不可以也絕不能寬恕暴力。我認識的人,但凡是有學識,有理性的,都沒有寬恕參與暴力破壞的示威者的。但僅僅譴責有何用?這不會觸及問題的根源。   回到一切的起點,我們必須緊記。是政府要硬闖,在社會未有共識時,強行通過《逃犯條例》修訂。是這些年輕人用武力堵住了進入立法會的通道,並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後,政府才不得已暫緩。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掌權者的頑固,播下了暴力的種子。   更遺憾的是,當政府政策愈趨集權化,負責執法的警方都成為問題之一。6月開始,警方發射催淚彈生活化;暴打已被制服的示威者;近距離無差別發射胡椒噴霧的片段俯拾皆是;於警署內向被捕人被施暴的投訴已是常事。   但警方只是不斷否認濫權及犯錯。而在 10月1日槍擊18歲示威者發生後的幾個小時內,警務處處長立即把這種行為正當化,並稱其「合法」、

文珮琪姑娘: 獎與罰

大家好,我係中女媽呀!  唔知大家面對小朋友一d唔太好嘅行為時會點樣協助小朋友去糾正呢? 中女媽遇到阿仔d難搞行為都試過不知所措,因為日日哦佢鬧佢都冇用,小朋友話唔理就唔理。但中女媽又唔會為左呢d小事去打佢㗎。。。 好彩,我地採用左獎與罰嘅制度,實行左5輪已經令小朋友明白父母對佢響行為上的要求,之後就算冇再設立獎勵,佢都冇左之前嘅壞習慣。 如果你都有需要為小朋友設立獎與罰制度,不妨聽下呢篇文章,把握好重點,令你同小朋友都可以從中達到你地嘅目標啦! 【獎與罰】文珮琪姑娘(樂苗坊中心主任及註冊社工) 想協助孩子改善行為問題,獎勵和懲罰是最普遍使用的方法。與家長傾談時,很多家長都表示他們的孩子獎甚麼也沒用,罰甚麼也無效,究竟問題出現在哪裏呢?   獎勵計劃 1.目標清楚具體:孩子容易明白具體而非抽象的事情,所以在獎勵表中宜直接舉例家長希望孩子改善的行為(例如:不打人、20分鐘內完成午餐、8時前完成功課等等),不要舉出一些抽象而多拗撬的項目(例如:專心、不發脾氣、乖等等),孩子很難掌握並作出改善。 2.禮物不需太大,但要快結算:如家長選擇以獎勵計劃鼓勵孩子,宜每周作結算。例如逢星期日為一周作結,家長可為孩子定立3個行為目標,7日為限,如孩子有16粒星星或以上就獎勵零食一包。孩子欠缺耐性完成太長的計劃,太大的物質獎勵又容易令他們變得物質化,所以家長宜以零食或親子時間作獎勵。 3.協助孩子達標:家長的角色是鼓勵孩子做到既定的目標,而不要變成威迫利誘。當孩子未能成功時,家長可回應:「今天雖然你未能拿到星星,明天要繼續努力啊!」   運用後果 另一方面,家長可運用後果令孩子改變。我會使用「後果」代替「懲罰」一詞,因為我希望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主動),而非被懲罰(被動),被懲罰的感覺往往帶來更大的負面情緒。 1.後果不宜太大:家長常以為後果越大越好,認為罰得小等於沒有用,其實並不正確。試想想如果大人遲到一天便被扣減整個月的勤工獎,再勤力的員工也不會努力工作了。所以,當孩子選擇了做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時,扣減3至5分鐘電視電腦時間或一些零食便可,不宜扣去整個電視時間甚至丟掉孩子的玩具。 2.後果宜即時或當日執行:如果扣減將來才發生的事情(例如周末的活動時間),家長和小朋友也容易忘記,減低孩子學習承擔責任的果效。 3.執行時語氣要溫和堅定:家長要留心執行後果時的語氣,不需要提高聲線

【為何關係經常在結婚之後變質?] 摘自:《愛,從接納自己開始》

【為何關係經常在結婚之後變質?】 造成關係中痛苦的原因之一,是你對於「理想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樣的固定框架。宗教、故事、神話與整個社會給予了我們這些「理想」。理想始終是理想,它不是真實的。當你試著將理想放到實際的關係上時,你就看到了不完美,而導致了不滿與紛爭。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故事:「我們認識八年了,我們很快樂,彼此相愛。在一年前我們決定結婚,從那一刻開始,一切都不對勁了。結婚前,我們有這麼多的愛與連結。我們為什麼要結婚? 現在我們在人間煉獄中,我責備他,他也責備我,我們甚至討厭彼此的父母,這一切都一團糟。」 這是一個標準故事,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一旦結婚,成為人夫或人妻,你們對於妻子應該有什麼行為,丈夫應該有什麼行為都受到制約。妻子期待丈夫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充滿愛、在情緒上很堅強。另一方面,丈夫期待妻子很會照顧人、有耐心、有仁慈、善解人意、承受痛苦。在結婚之後,你們就會以這個框架來與彼此連結。 婚姻將許多隱藏的概念與期望帶了出來。在結婚的那一刻,你們成了夫妻,你們之前的「朋友」角色改變了。現在你必須符合新的角色:丈夫與妻子的框架,以及你對這角色的概念,還有對方的概念與期望。 在婚姻前後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你的框架改變了,有著完全不同的制約與期望。這些制約開始影響你的生命,他戴著丈夫的面具與你的妻子面具連結。真實的人撤離了,矯揉造作與內在死亡取代了自發與愛。 我們要使友誼成為關係的基礎。未婚伴侶往往對彼此都在健康的關係中,但在結婚後,開始認定了彼此是丈夫與妻子的角色後,關係因而進入枯竭的過程。他們減少或遺忘了關係中的友誼,期待對方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與表現。 如果在成為丈夫與妻子時,依然保持是朋友,這將是最美的事情;尤其再加上與孩子的關係。友誼沒有框架,因為它讓對方成為他們真實的樣子。你無法決定成為朋友的角色,只能決定成為所有其他的角色:丈夫、妻子、父親、母親。這是一個簡單的選擇。而真正的朋友,是接納別人真實的樣子。 婚姻應該將關係帶進新的經驗層次,而不是將對方套上一個角色,期待他應該如何。友誼是任何關係的真實形式。 -摘自:《愛,從接納自己開始》

小故事大道理: 父親的三碗麵 (有片)

圖片
小故事大道理: 父親的三碗麵 小時候,我是一個自私的孩子, 有什麼好的東西,我總是想到自己, 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結果同伴一個個離我而去, 為此,我十分苦惱, 常常在背後指責別人的不是。 一天晚上,父親煮了兩碗麵, 一碗麵上有一顆白生生的雞蛋, 而另一碗麵看上去什麼都沒有。 父親問我,你吃哪一碗? 那時雞蛋是十分珍貴的食品, 若非逢年過節或生日, 是很難吃到的, 我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於是,我毫不猶豫地 選擇了有雞蛋的那一碗。 事實上,我的選擇是錯誤的, 正當我洋洋得意地吃完那顆雞蛋時, 我驚訝地發現父親的碗底竟然 藏著兩顆雞蛋,我後悔不疊, 恨自己過於心急。 1)見此,父親微笑著對我說: 孩子,你務必記住,眼睛看到的 未必是真實的,想占別人便宜 的人最終會吃大虧。 第二天晚上,父親又煮了兩碗麵, 仍然是一碗麵上有一顆白生生的雞蛋, 而另一碗麵看上去什麼都沒有。 父親讓我選擇,這一次我學乖了, 選擇了麵上沒有雞蛋的那碗。 父親默默地注視著我,一句話也沒說。 我趕緊拿起筷子,將上面的麵條扒開, 我滿以為下面會臥著兩顆白生生的雞蛋, 但很快我失望地發現, 碗底除了清湯,什麼也沒有。 2)這時,父親意味深長地對我說: 孩子,你一定要記住, 不要過分相信以往的經驗, 因為生活有時也會欺騙你, 不過,你不用氣惱,也不用悲傷, 全當是一次人生體驗吧, 這是你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 第三天晚上,父親同樣煮了兩碗麵, 還是一碗麵上有一顆白生生的雞蛋, 而另一碗麵看上去什麼都沒有。 父親讓我先選,這一次我沒有貿然行事, 而是情真意切地對父親說: 爸爸,您是長輩! 又為我和這個家庭付出了太多, 還是您先選吧! 父親沒有推辭, 直接選了上面有一顆雞蛋的那碗。 我猜想,剩下的那碗肯定沒有雞蛋, 但出乎意料的是,我非常幸運, 碗底臥著兩顆白生生的雞蛋。 3)父親擡起頭,眼裏滿是慈愛, 他淡淡地對我說: 孩子,你千萬要記住,當你為別人著想時, 好運就會降臨到你的頭上。 父親的話令我慚愧不已。 從那

周華山: 天下為公,如何成功?

天下為公,如何成功? 孫中山,1866年在廣州出生;13歲便跟隨母親赴美國檀香山讀書,17歲到香港入讀拔萃書室,後來轉讀皇仁書院。20歲,孫中山到廣州博濟醫院習醫,看到清朝腐敗無能,深感改革制度,才能救中國。 1887年,孫中山在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即現今香港大學醫學院讀書,第一名畢業,之後到廣州開設藥館。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並在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清政府,孫中山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並在「總統就職宣言書」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 1912年初,孫中山表示,只要北洋軍統帥袁世凱令清帝退位,他就讓位於袁世凱。一個月後,在袁世凱壓力下,清朝皇帝宣佈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統治了中國268年的清朝,宣告滅亡,中國兩千年的帝制也滅亡。 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即是民族、民權、民生,鼓吹中國各族團結一致,人民有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孫中山表示:「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僕。」 三民主義是超前時代的新思維。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末期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翌日,梁啟超說:「孫中山是歷史大人物,我最佩服是他操守廉潔,絕不貪圖個人私利。」 1956年11月12日,紀念孫誕辰九十周年,毛澤東表示:「孫中山是一個謙虛的人。我聽過他多次講演,感到他有一種宏偉的氣魄;全心全意地為了中國而耗費畢生精力,鞠躬盡瘁。」 孫中山將「天下為公」作為一生座右銘,一切以國家利益為本,放下私利,不畏強權、至死不渝,因此被視為中國國父。 如果我們都放下私利,「天下為公」,生命將會怎樣?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14》

Ricky Chan: 腦科學角度看「富不過三代」

腦科學角度看「富不過三代」 常言「富不過三代」,是否代表人富裕就忽略教育,而影響下一代的質素?當然,可能有些暴發戶本身的教育水平不高,富有後亦忽略子女的教育,但我想這原因不多,因人有錢後,都千方百計希望子女入讀名校,又或到外國升學,他們都是重視教育的! 那麼入讀了名校,受了高等教育,是否人的質素就自然高?未來成就必定好?就讓我們以「腦效能」的角度探討探討!  一個人要成功,最基本要有堅持、忍耐、不怕困難、不怕辛苦、自我檢討、認真處事、關顧別人、應變的能力,而哪些腦特性及怎樣培育才達到上述的條件? (一)前額葉要強 上述的能力大部份是前額葉的功能,但要培養前額葉必須常用這些功能,使負責相關功能的前額葉細胞通電,越多用就愈發展。但在富裕環境成長下的孩子,很多時前路早已被父母安排、遇困難自有傭人及照顧者幫忙解決、不用辛勞及受苦、就算放棄也沒大不了,這樣就無法鍛煉前額葉了。 (二)頂葉及感覺運動神經區 留意周圍環境及關注身邊人的需要和感受,是頂葉及感覺運動神經區的功能,而這區域透過五感及動手做而發展,做家務是最好的訓練。可惜有錢的孩子多數被剝奪了這機會。 (三)皮質醇 一般人以為皮質醇是不好的腦內化學物,其實它是在疑慮不安、憂慮困難的情況下釋放的化學物,太長期及太頻密才影響精神健康,而適當的分泌會使人集中、認真。可惜有錢的孩子在父母䃾蔭下,根本不用擔憂,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於安樂,死於憂患!」 (四)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是危急關頭釋放的化學物,它能使我們有鬥志、有力量,所謂「抗壓能力」就是此化學物的作用,而培養方法就是面對挑戰、危險。但有錢人身嬌肉貴,又怎會讓子女面對危險? 現時世上的教育,仍停留在知識階層,而成功的條件非在知識,而是能力。環觀近代教育專家太多著重安全、正面,並在香港社會中因普遍較生活無憂,會否難培養出有能力的孩子?一切均需平衡,勿執一而忘中庸!

老占同學會: 女人,不要高估妳和任何人的關係

女人,不要高估妳和任何人的關係 張愛玲在她的《紅樓夢魘》中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言論,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 這個最懂女人的女人,她最不願吐露的答案其實都藏在《多少恨》裡。 人一生如一條人鏈,在前行的過程中,有人上來攝位,也有人下去。人人戴上面具,妳以為能陪伴妳一生的人,最後卻意外地在中途下了脫隊,頭也不回地留下妳一個人在原地,孤獨地眺望著風景。妳和他,自此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張愛玲又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時間的無涯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女人總以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後來才明白最動人的是相守。 20歲時,妳們顧慮別人對妳們的想法; 40歲時,妳們不理會別人妳們的想法; 60歲時,妳們發現別人根本就沒有想到妳們。 一個轉身,形同陌路。 不應該期望任何人為了另一個人的生活而改變她的生活。這世上沒有誰離不開誰。 每個人,終究是獨立的個體。無論在何種關係,何種地位,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在和別人、即使是與自己最親近的人的一切交往中,也應該認識到她們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觸及的是她們的自我,而不是從妳的角度、從觸及妳的自我來看待生活。 一個女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別高估關係,別低估人性。與其糾結妳和任何人的關係,倒不如學著過好自己的生活。 自由,只有勇敢的人才配擁有;弱者,只能有不由心的一生。 茫茫人鏈,人生不長,如果真的遇到了那個對的人,鼓起勇氣,好好珍惜,那些錦盒裡的鍋碗瓢盆,是俗世裡最溫暖的情。 劇終人散,如夢一場;親疏隨緣,愛恨隨意。當妳放下,看見的便是一望無垠的星空。

三個故事,說穿了 "人性"

三個故事,說穿了 "人性" 一、 甲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乙吃。 剛開始乙很感謝,久而久之便習慣了。習慣了,便理所當然了。 於是,直到有一天,甲將雞蛋給了丙,乙就不爽了。 他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甲想給誰都可以。 為此,他們大吵一架,從此絕交。 二、 有一年,很熱的夏天,一隊人出去漂流。 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時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 到岸邊的時候,全是曬的很燙的鵝卵石, 他們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於是,女孩兒就向別人尋求幫忙, 可是誰都只有一雙拖鞋。 女孩心裡很不爽,因為她習慣了向別人求助,而只要撒嬌就會得到滿意地答覆。 可是這次卻沒有。 她忽然覺得這些人都不好,都見死不救。 後來,有一個男孩將自己的拖鞋給了她, 然後自己赤腳在那曬得滾燙的鵝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 還自嘲說是鐵板燒。 女孩表示感謝,男孩說,你要記住,沒有誰是必須要幫你的。 幫你是出於交情,不幫你是應該。 女孩記住了男孩的話,自此以後學會了對施以援手的人銘記在心,並給以更大的回報。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好。 一開始,感激不盡。 可是久了,便是習慣了。 習慣了一個人對你的好,便認為是理所應當的。 有一天不對你好了,你便覺得怨懟。 其實,不是別人不好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 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三、 傍晚,一隻羊獨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從樹木中竄出一隻狼來,要吃羊,羊跳起來,拼命用角抵抗,並大聲向朋友們求救。 牛在樹叢中向這個地方望了一眼,發現是狼,跑走了; 馬低頭一看,發現是狼,一溜煙跑了; 驢停下腳步,發現是狼,悄悄溜下山坡; 豬經過這裡,發現是狼,衝下山坡; 兔子一聽,更是一箭一般離去。 山下的狗聽見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來, 從草叢中閃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 狼疼得直叫喚,趁狗換氣時,愴惶逃走了。 羊回到家,發現朋友都來了, 牛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腸子。 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腦袋。 驢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一聲吼叫,嚇破狼的膽。 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用嘴一拱,就讓它摔下山去。 兔子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跑得快,可以傳信呀。 在這鬧嚷嚷的一群中,唯獨沒有狗。 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 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 那些整日圍在你身邊, 讓你有些許小歡喜的朋友, 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那些看似遠

何小娟: 論移民 - 我們回流的真正原因

【論移民 - 我們回流的真正原因】 我們為何放棄這間三千多呎的獨立大屋,藍天白雲,回到這彈丸之地,住400 多呎的高密度住宅。  還有,放棄兩輛私家車及連接大屋的兩個獨立車房,回到香港「迫地鐡」? 回想二十多年前,當時,我們一家人在舉世聞名的黃金海岸渡假。  望著這「迷人的美景」我和外子竟然覺得茫然,不能想像餘生都要在這裏渡過。 渡假後,回到工作剛位,我聽見一位年幼時隨父母從印度移民到澳洲的印度裔同事分享:她告訴我,她母親如何經常提及想離開澳洲遷回印度故鄉。 我心想,她母親不是已經生活在澳洲超過20年嗎? 不是已適應澳洲的生活嗎?澳洲這裏的生活條件不是遠比當時的印度好嗎? 細想,她的想法不也是我和外子在黃金海岸時的感覺嗎? 若你問我到底是什麼感覺? 我可以告訴你, 是一種你覺得不屬於這裡的強烈感覺。 心裏總是覺得這裏沒有「根」的感覺。 與此同時,卻懷着一種很希望回到自己故鄉的思鄉情懷。  惦念着土生土長的地方,這個屬於我們的家! 而且,我們也不希望孩子長大後連中文也不懂,還有這些源遠流長數千年的中華文化.....。 我們於是決定舉家回港,亦刻意安排明山和明詩入讀香港的主流學校。 直至今天,我們從來沒有後悔回流的決定。 反而,我經常聽見移民定居了的朋友抱怨希望回流,可惜他們沒法負擔香港的樓價。 所以我勸各位家長,若你們真的考慮移民,最好留給自己一條後路。不要賣掉你在香港的房子,好讓他日給自己多個選擇。

Tin Sir 心理諮詢師: 小朋友開始講粗口,怎麼辦才好?

很久以前我曾經帶着一大班小朋友到大陸參加比賽,那一團有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在一起。 我記得在旅遊巴上面,小朋友很興高采烈地和自己相熟的朋友坐在一起,一起玩耍、聊天。 坐在我後邊的是大約五六年級的小朋友,那時候他們越說越興奮,說的話題也開始有點超過了。 (確實內容我並不是很記得是什麼,就是大約和暴力、粗口有關的) 而當時坐在小朋友附近的媽媽看不過眼,竟然和自己的小朋友說起童話故事,結果他的小朋友也不想理她,繼續轉頭向自己的朋友說那些有點超過的話題。 然後那位媽媽繼續努力去阻止,想用自己的話題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有時我們會聽到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學生,會說一些比較成熟的話題,例如性、暴力、粗口。 很多家長聽到之後就會想阻止,而不是參與其中,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相信很多大人也接觸過不少黃色笑話,甚至在現在這個年紀、成人的圈子裏,也不時會聽到這樣的說話。 這代表着無論我們認同與否,這樣的話題是有存在的,甚至有些人很喜歡它們。 既然這是世界常態,我們大概沒能阻止小朋友接觸它們多久;至少在小朋友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已經無法阻止了。 當我們阻止小朋友,不讓他說這樣的話題,他們就會知道我們不喜歡,就會盡量避免在我們面前說。 於是由於他不和我們說自己喜歡什麼,我們就不知道最近的他喜歡了什麼,之後就會出現了和小朋友脫節的情況,讓我們會越來越不了解小朋友。 (小朋友覺得這個話題很有趣,你想阻止他也阻止不了,他只會背着你做) 如果我們不想和小朋友出現脫節的情況,我們需要的不是阻止小朋友去講這些話題,我們甚至可以參與、去聽他們說什麼;但同時間可以引導他們、教導他們,這些話題應該在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不可以說。 很多家長只會一刀切地不讓小朋友說這些話題,但是你無法阻止他很久,因為他始於會有你沒有在他身邊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反而你讓他這樣做,做一樣他覺得很有趣、很開心的事情,並且教他們在什麼時候可以做的話,他們就會懂得什麼時候說這些話;就像一些大人在休閒的時候也會說黃色笑話,但是在公開場合、認真的場合就不會一樣。 而且因為你沒有禁止他們,所以他們之後也會願意和你分享他的所見所聞,當你知道他的情況越多,彼此的關係越能夠維持下去。 反而你阻止他們、讓你和他脫節了,這樣要重新追上他的進度就會比較困難了。 其實如果我是那個媽媽,在旅行車上面根本不會去說童話故事給自己的小朋友聽,反而我會從

Ricky Chan: 「因愛變成恨」?「愛」不會變成恨,「欲」才會!

「因愛變成恨」? 「愛」不會變成恨,「欲」才會! 我們常講「愛」,但「愛」是抽象的,單是講「愛」並不代表真正「愛」。「愛」是人與人的無形連繋,所以只能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而表現。 見人微笑招呼、多謝唔該、禮讓鞠躬、有食同享等只是小「關」(關注、關心);而較大「關」心則是去洗手間不弄汚廁所(關心清潔人員)、説話不想傷害別人(關心對方感受)、見地上有香蕉皮會拾起(關心別人滑倒)等。 「愛」就自然「關」,但超越「關」。「愛」是希望對方「好」、「幸福」,但「好」和「幸福」並非「愛人者」定義,而是基於「被愛者」的角度而定義的,因為「幸福」其實是「相對」的、以「個人觀感」而定義的;亦並非只考慮「短期」好、「生活」好,而是「長遠」及「心靈」上的幸福。 希望一個人「好」和「幸福」,非單考慮其「遭遇」、「享受」,還應考慮其「作為」、「貢獻」,因為不能使身邊人「感到幸福」,自己亦不會幸福!還有,愛自己的親人只是「小愛」,如人人沒有「大愛」,不考慮整個社會大眾長遠的「幸福」,周遭所有人都沒有幸福,你愛的人也不會幸福的。 當我們以為爭取到理想的待遇、環境,就會為下一代爭取到幸福,有否想過: (1) 孩子日後如何定義「幸福」? (2) 孩子日後遇到挫折、不理想時,如何詮釋、反應、面對? (3) 孩子日後自己認為「幸福」時,有否考慮身邊人是否同樣認同是「幸福」? (4) 孩子日後會否為爭取自己的「幸福」而剝奪其他人的「幸福」? (5) 孩子日後的人生,會否只為爭取,而不懂珍惜享受已有的「幸福」? 迫孩子贏在起跑線、認為讀名校才成功、強調爭勝與成功、只著眼地位與收入、斤斤計較個人著數利益、事事批評投訴別人、終日抱怨不滿的,究竟是為自己及孩子爭取幸福?抑或是遠離幸福? 當我們認為自己愛的人,並非符合自己認為是合理、理想的想法、行動,而責備之、傷害之、甚至疏遠之、放棄之,這樣能使對方明白?學到與人不合時的應有態度和想法嗎?將來更幸福?所以,如果我們説服不了所愛的人依我們的想法、做法去做,而我們就侮辱之、傷害之、甚至放棄之,我們對他並不是「愛」,而是「欲」!只「想」(欲)對方依從自己,而非真正的「愛」。作為教育工作者,見很多老師責備學生、罰學生,而學生都不聽,甚至對抗、傷害老師,但老師仍不放棄,雖然短期沒法幫學生轉變,仍抱期望而不斷想辦法,甚至畢業後仍關心他,這才是「愛」! 真正的「愛」不會變成「恨」

周華山: 亂世,突顯人性的底蘊

亂世,突顯人性的底蘊: 1993年,大導演史蒂芬史匹堡拍攝的電影Schindler's List,奪得奧斯卡7項金像獎。史匹堡表示:一個商人,竟耗盡金錢,冒極大生命危險,背叛自己國家,去拯救敵對民族的人,而且毫無個人利益,如此捨己,不可思議! 這個人就是1908出生的德國企業家Oskar Schindler。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商人Schindler經濟拮据,1936年加入納粹德國情報局,成為間諜。兩年後被捷克政府以間諜罪逮捕。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許多人的資產被沒收。Schindler趁機買了一家波蘭搪瓷廠,聘請了千多位猶太人做廉價勞工,渴望大展宏圖。 可是,納粹德國將數以萬計猶太人送進集中營,Schindler目睹猶太人被殘酷逼害,難以接受,愛國心與良知心激烈鬥爭,最終決定賄賂納粹官員,拯救自己工廠的猶太工人;Schindler甚至宣佈將工廠,轉型為生產軍事武器,支持德國政府,其實目的是留下千多位猶太工人的性命,以免被送往毒氣室處死。Schindler的工廠根本沒有生產合規格的武器,只是不斷花錢賄賂官員,最終自己淪為窮光蛋。 大戰結束後,Schindler一窮二白,加上納粹身份,隨時被審訊,便移居阿根廷,嘗試做生意,可惜失敗,1958年破產,便返回德國,再做生意,卻失敗,1963年再破產,只能靠朋友接濟,度過餘生。1962年,以色列確認Schindler的偉大事跡,在猶太屠殺紀念館封他為「國際正義者」。 1974年,Schindler過世,遺體被安葬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他是唯一安葬於錫安山的前納粹分子,可見猶太人對這位德國人的破格尊重。 Schindler絕非聖人,他好色,曾對妻子不忠,菸酒,當過間諜、納粹黨員,但關鍵時刻,做出關鍵選擇。Schindler表示: 「真正權力,就是當我們可合法殺人,卻選擇不去傷害人。當年,我看到猶太人受到殘酷傷害,良知呼喚我伸出援手,盡力推翻這個暴力的制度。」 亂世,突顯我們每個人的底蘊:同樣是德國人,希特勒的傲慢偏見,殺死六百萬猶太人;Schindler卻堅守良知,不惜犧牲個人利益。Schindler曾親眼目睹德軍的殘酷罪行,他說: 「有良知的人,都知道發生什麼事,毋須爭辯。」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10》

鄧建明: 邊一個發明了面試?

【#好文重溫】邊一個發明了面試? 身邊幾位媽me級好友,最近都在面對孩子報考學前班的煩惱, 「幼稚園P N 班面試,到底係咩玩法?正所謂:『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我真心唔係想做怪獸家長,但連家裏最唔怪獸嘅老人家都要擔心埋一份。」 據觀察媽me群作出的非正式統計,她們為孩子平均報考7至12間幼稚園,不但家長們要東奔西跑地接受排山倒海的 1st In、2nd In,連呱呱墮地不久、「腦囟未生埋」的歲半BB,也要接受殘酷的首場人生淘汰賽,既要考平衡力、集中力、適應力、群體跳舞,還要懂得聽指令做動作,包括拿東西、俾俾、bye bye、飛吻等,難怪各式各樣、昂貴非常的幼兒面試班及PN預備班應市而生。 未做父母的朋友驚訝說:「一歲BB識做啲咩呀?難聽啲講句,像寵物訓練。」另一單身好友則打趣說:「都叫你轉多啲工,拎多啲面試經驗。」我自言面試經驗少,印象中自畢業以來,只有第一份工及報讀碩士時試過面試,反而陪兒子面試的經驗倒有幾次,卻抱著「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輕鬆心態去面對,可幸兒子還是無驚無險無畏無懼的走到現在。 然而,在這個sell fear的教育制度底下,幾經艱苦以為讓孩子半隻腳踏進玉門關,原來卻是鬼門關內一追再追,學前班要推前學幼稚園的東西,幼稚園要預備小一的功課,小學要追中學的課程。港大防止自殺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說:「但可笑嘅係,依家嘅大學,我係要教番佢哋幼稚園生嘅嘢。」日前跟他及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何天虹教授午飯時,討論到學生抑鬱或自殺日趨年幼化的問題,都叫大家心痛如絞。 現代孩子的壓力,除了來自學業, 還有父母們因應社會標準而不斷扭曲子女的價值,孩子對自己無法認同, 漸漸釀成不同的悲劇!想起網上看過一段令人心酸的文字:「爸爸、媽媽:如果我跟姨姨打招呼,你會更愛我嗎?如果我能夠坐定定,你會更愛我嗎?如果我默書多十分,你會更愛我嗎?如果我能考上名校,你會更愛我嗎?」希望為人父母的你答「不會」,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本該是無條件的。

網絡文章: 了解你的價值

一位父親去世前對兒子說:“這是您祖父送給他的手錶,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但在我給您之前,先去第一條街的手錶店,告訴他我要賣掉,看看有多少”。 他走了回來,然後回到父親那裡,說:“製表師說因為錶太老舊只值5塊美元。” 父親說:“去咖啡店”。兒子走了回來,然後說:“咖啡店願意花5美元買下它當店內擺飾”。 父親再說:去博物館出售那隻手錶。 -他走了回來,對他父親說:“博物館他們願意以一百萬美元買下錶。” 父親說:“我想讓你知道,正確的地方以正確的方式珍視自己的價值,不要把自己放在錯誤的地方,否則你一文不值。誰知道你的價值就是誰欣賞你,不要停留在不適合你的地方。 了解您的價值

周華山: 想煮靚湯,要先靜心

想煮靚湯,要先靜心: 偉大作曲家貝多芬 ,1770年生在德國萊茵河畔、綠草如茵的小鎮。父親是他的音樂啟蒙老師,嚴苛教導貝多芬彈鋼琴;貝多芬6歲就能作曲,8歲在科隆登台,11歲在劇院樂隊演出。看似幸福,也很痛苦,因為經常被父親強逼表演、賺錢、炫耀。 貝多芬在11歲便跟隨樂隊指揮Christian Neefe學鋼琴和作曲。Neefe情理兼備,讓貝多芬懂得欣賞自己,用心研習巴赫和莫札特的作品。1783年,Neefe在音樂雜誌表示:「貝多芬天才橫溢,只要自律,必成莫札特第二。」貝多芬深懷感恩,回應道:「如果我將來有所成就,功勞是你的。」 貝多芬17歲到維也納拜訪莫扎特。據說莫扎特甚欣賞貝多芬,說:「這位年輕人,必成大器。」 1809年,法軍攻入維也納,整個城市一片混亂,拿破崙的弟弟請貝多芬擔任宮廷音樂長,其他貴族都贊成,說如果連貝多芬也離開維也納,這是維也納的恥辱。 正當貝多芬飛黃騰達,他開始耳鳴,逐漸聽不到自己的聲音。他非常痛苦,不想讓人知道,不想與人談話,因為根本聽不清對方說話。失聰,讓貝多芬失去音樂家最重要工具,他意志消沉,寫遺書給弟弟。1819年,更加完全失聰,從此帶著悲痛心情去創作音樂。 1824年,維也納宮廷劇院首度演出「第九號交響曲」,盛況空前,可惜貝多芬已聽不到掌聲如雷的轟動。三年後,這位天才橫溢的音樂家離世,留下許多偉大作品。 出類拔萃的音樂家一旦失聰,聽不到音樂、聽不到回應,難以充分表達自己,如何能夠堅持不屈,繼續作曲?貝多芬說: 「即使為了國王的寶座,我也不會講大話欺騙人。講大話就是違背良知,當違背良知,煮湯也很難吃。人生最美麗的事,就是接近上帝,把上帝的光和愛,撒播人間。」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 8》

鄭文琦: 為理解 去聆聽

【為理解 去聆聽】鄭文琦姑娘(樂苗坊高級言語治療師) 有家長懊惱地問:「我很想和孩子傾偈,但孩子很快便走開。相反,我見孩子會主動找你傾偈,其實有甚麼秘訣?」要維持溝通,秘訣只有一個——注意你與孩子實際和心境的距離。 爸媽和孩子說話,建議蹲著或坐下。爸媽不是高高在上,孩子便不用刻意抬頭仰望,可以舒適地望到你。能夠從他們的高度和角度看事物,爸媽更容易融入孩子的世界。 要融入孩子的世界,必須拉近和孩子心境的距離。舉個例:孩子畫畫時不小心把顏料倒瀉在圖畫上,然後表現憤怒。身旁的爸爸目不轉睛,繼續望着手機,毫不在乎地說:「好小事啫,咪再畫過囉。」孩子立即發脾氣,甚至踢枱。嘗試換過角色,要是爸爸名貴的座駕弄花了,或是媽媽心愛的手袋弄污了,你聽到的是「好小事啫」,你又會感覺如何?大人眼中的小事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大事。 如果能代入孩子的角度,說有同理心的話:「哎呀,污糟咗真激氣!」孩子認為爸媽和他們同一陣線,會更願意與爸媽傾訴和分享感受,後果可會截然不同。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reply 我偶爾也會建議家長「降低身價」,不要經常擺款,故作嚴肅像要震懾孩子。樹立父母威嚴是透過適當的管教,而並不是靠「樣」的。不要刻意營造父母與孩子間的強烈對比,做孩子平易近人的soulmate,不擺架子,關係親厚,相處舒服,溝通自然來得真摰輕鬆。當孩子喜歡與你相處,便會留低甚至主動和你傾偈。「秘訣」其實很簡單。 寫作家Stephen Covey曾言:Most people do not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understand,they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reply. 意指大部分人不是為著了解而聆聽,而是為了要回覆才聆聽。嘗試成為餘下的少數人,為理解而去聆聽,而不是為了回答才聆聽你的孩子。//10月8日《am730》//

周華山: 找到意義,便能堅強

找到意義,便能堅強: Viktor Frankl 是存在主義心理分析的創辦人,他的名作《人尋找意義》已經售出900 萬冊。 1905年,Frankl 在奧地利出生,自幼積極探索生命的意義,16 歲時寫信給弗洛伊德討論人性問題,被弗洛伊德高度賞識和評價。1923 年Frankl 在維也納大學讀醫,畢業後留在大學教書。 1938 年德國入侵奧地利,Frankl 因為是猶太人,被納粹關押在集中營,受盡折磨,慘絕人寰;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和兄弟都先後死於集中營。唯獨Frankl 因醫生身份而倖免於難。 在集中營,有人堅持反抗,有人沮喪凋謝;Frankl 逐漸發現,堅強積極的人,都是找到生存的意義。相反,沮喪絕望的人,最終幾乎死青光。啟發Frankl 探索背後的深層意義。 二次大戰結束,Frankl 創辦了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指出只要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們就能面對任何困難;否則,一旦失去生存動力,身體和情緒容易出事,或轉向追求名利權色作為補償。 Frankl 在集中營最痛苦時候,會想起妻子,每想起妻子,就有力量活下去。他說:「人類經由愛而得到救贖。即使一無所有,只要體驗到愛,便能堅持下來。當我明白為何而活,就能夠承受一切苦難。」 即使在集中營,所有東西都被剝奪,連尊嚴都沒,仍可堅強不屈,因為沒人可以奪去我們內心的自由,Frankl 認為,這是終極自由,就是賦予意義的自由。 Frankl 提醒我們,即使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只是能夠為逆境創造意義,就有力量活下來。人類的責任,就是自我超越,找到比自己生命更大的意義,因為事物意義,不是客觀存在,而是被人賦予:「令我們痛苦,永遠不是外在環境,而是失去內心的意義。」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7》

李碧華: 挫骨揚灰

蘋果日報 挫骨揚灰 - 李碧華 2019-10-12 看看今日香港的社會現狀核心價值道德標準,怎麼是非黑白正邪善惡完全顛倒?彷彿是另一陌生世界。我們在此成長、奮鬥、建設、收穫、分享──沒想過有今天:瘋狂車撞舉槍射胸傷天害理毀屍滅跡的無恥政權,林鄭為首警黑勾結團夥竟得獎賞,殺人放火金腰帶,為自由公義抗爭的港人尤其是年輕人,付出沈重代價,死於非命者數字如謎…… 人渣很快得面對報應、制裁,禍港殃民摧毀人權自由的名單上,滿手鮮血者一定會禍及妻兒後代,不是大家放狠話,即使其家屬有人無辜受害償還,當事人為之「痛苦」,是千百倍間接的折磨──當然,最直接詛咒是「挫骨揚灰」。一死不足以償血債,死後還得將其骨頭挫成灰四撒。罪孽深重者此般下場,沒人同情。 清《兒女英雄傳》文學上的形容詞,說來也咬牙切齒,十分悽厲。 而「挫骨揚灰」也是一闋歌,不過沒大熱:「……夢想的美 曾讓我柔情似水 多情的你 卻讓我傷痕纍纍 經歷過 愛的千回百轉 寧肯相信這世上有鬼……愛你到骨髓 卻被你挫骨揚灰 我真的恨自己 想忘記卻學不會」──這樣的歌應由梅艷芳唱的。回憶繁花似錦自由快樂的創作年代,永不再來……

周華山: 社會愈動蕩,愈需要覺知

社會愈動蕩,愈需要覺知: 楊絳是一位才女,中國文學家、翻譯家,1911年生於北京。父親是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因為堅持司法獨立,得罪權貴,被逼離任。 楊絳生於政治動蕩的時代,但對政治毫無興趣,專心文學和翻譯;就讀清華大學時認識才子錢鍾書,但費孝通更早認識和暗戀楊絳,表示自己更有資格做她的男朋友,被楊絳拒絕。 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結婚,一起到英國牛津大學讀文學。1938年,一起返上海。當時上海被日軍包圍,成為孤島,局勢動蕩。 楊絳精通英、法語,再自學西班牙語;1949年在清華大學教書,1957年翻譯西班牙文學巨著《堂吉訶德》。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受到政治鬥爭的批鬥,楊絳低調,仍被扣上「資產階級」帽子;1951年《人民日報》點名批評楊絳,結局要下鄉去接受社會主義教育。 楊絳非常堅強而踏實,某天好朋友鄭土生受盡迫害,準備自殺,楊絳跟他說「來日方長,要冷靜、堅強」,結果救回一命,後來鄭土生成為莎士比亞研究專家。楊絳的女婿王德一,持續被批鬥而自殺。楊絳同學吳晗和袁震都含冤自縊。 楊絳淡薄功名,才華出眾,她寫的《洗澡》、《幹校六記》和《我們仨》是口碑載道的文學作品。被譽為「民國第一才子」的錢鍾書曾稱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2016年在北京病逝,享壽105歲。 楊絳最被廣傳的話是:「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好比香料,磨得愈細,香得愈濃。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作家吴薇高度評價楊絳,表示:「在政治鬥爭的年代,知識分子能夠保持尊嚴,不說違心話,很不容易。」 楊絳提醒我們,社會愈動蕩,我們愈需要良知與覺知。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 4》

周華山: 誰要成功人士的辛酸?

誰要成功人士的辛酸? 菲比斯(Michael Phelps)獲得史上最多奧運獎牌和金牌,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奧運游泳選手:04年雅典奧運拿6枚金牌,08北京奧運8面金牌,12年倫敦奧運4金,16年巴西奧運5金,累積23金3銀2銅。 菲比斯1985年在美國出生,小時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加上特長手臂和口吃,經常被同學取笑,非常自卑。母親表示:「菲比斯小時候怕水,不敢浸濕面孔,於是我們將他反轉身學背泳。」 菲比斯9歲時,父母離婚,從此父親缺席,對他打擊極大,總覺得被遺棄,情緒低落,幸好母親耐心教導和鼓勵,終讓他成才,15歲便成為奧運選手。可是,成功代價不菲:菲比斯十歲開始,每天練水、游水、比賽,非常孤獨和自閉,成長扭曲。 2009年,菲比斯被媒體拍到在加州迷幻派對吸食大麻,美國奧委會強烈譴責,並禁賽3個月。菲比斯持續酗酒,痲醉自己,2014年第二次醉駕被捕,禁賽半年。菲比斯承認那是人生低谷,內心痛苦。他說:「我憎恨游泳,游泳令我擁有一切,也失去一切。除了游泳,我什麼也不懂。」 幸好教練用心支持,讓他勇敢面對童年創傷,主動聯絡父親,坦誠溝通。2016年奧運,再獲5枚奧運金牌,31歲便退休,成立「菲比斯慈善基金會」,關注精神健康和抑鬱症,將自身的痛苦,變成貢獻社會的力量。 菲比斯說:「世上很多人和我一樣面對情緒困擾。我們需要學習敞開心扉,去講自己的感受;我30歲才發現,不懂溝通,不懂面對內心脆弱。所以,大家毋須羨慕任何人,因為每個成功人士,都有無盡辛酸,最重要是找回屬於你自己的價值,切忌比較。」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3》

周華山: 榮譽,讓我們愚蠢

榮譽,讓我們愚蠢: 瑪麗·居禮夫人(Marie-Curie),波蘭裔法國籍科學家,世界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人類至今唯一獲得兩個諾貝爾獎不同科學獎的人。 1867年,瑪麗在波蘭出生,自幼讀書出眾,但當時女性不能入讀正規大學;1891年她到巴黎讀書,從事科學研究,三年後便取得兩個學位,期間認識大學講師居禮先生,對科學研究都是無比熱誠;彼此戀愛,居禮求婚,但瑪麗想返波瀾,居禮先生便跟隨她去波蘭。瑪麗回到波瀾,以為可以教書,大學卻因為她的女性身份而拒絕給予教席,她最終返回法國,繼續科學研究。 1903年,瑪麗獲得巴黎大學博士學位,當時瑪麗與居禮先生一起應邀到倫敦皇家學會,作學術報告。可是因為瑪麗是女性,被拒絕作報告。時代桎梏的殘酷打壓,卻讓瑪麗更加堅毅不渝、鳳凰涅槃。 瑪麗的學術成就,非常卓越,開創放射性研究,放射性的英文`Radioactivity’就是她創造,讓人類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190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瑪麗居禮夫人諾貝爾物理學獎,表揚她輻射研究的成就。 1906年,瑪麗打破巴黎大學的傳統,成為首位女教授。1911年,瑪麗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人類唯一獲得兩個不同諾貝爾科學獎的人,在男性絕對主導的世界中,鳳毛麟角。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瑪麗創立法國軍用放射治療中心,在戰地醫院讓100萬受傷士兵,接受流動X光機治療。可惜,瑪麗因為長期研究受到輻射感染,1934年死於再生不良性貧血。 瑪麗古道熱腸、仙風道骨,是偉大的心靈。愛因斯坦表示:「瑪麗居禮夫人可能是世上唯一不被名利腐蝕的名人。」 瑪麗曾表示:「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絕不貪執,否則一事無成,使我們變得愚蠢。人類需要夢想,醉心於大公無私的事業,讓我們不再關注自身的物質利益。」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2》

周華山: 生命是播種,收割非此刻

生命是播種,收割非此刻: 印象派畫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在荷蘭出生,父親是教會神職人員,媽媽來自富裕家庭。梵高有三位叔伯都是成功的藝術品商人,梵高16歲就被薦到國際藝術品交易公司合作,後來愛上了房東的女兒 Loyer,示愛後遭拒。梵谷失戀,痛苦地自我放逐,愈來愈討厭商業化的藝術品,開始從事聖經翻譯,沉醉於宗教狂熱,毅然比利時的小村Wasmes做傳教士,與礦工過着非常卑微的生活,衣衫襤褸。 父母擔心他的精神健康,想將他送進精神病院。 1881年,梵高回到父母家中。同年8月,梵高愛上比他大8歲的表姐,向她求婚,遭到拒絕。表姐表示:「永遠沒可能」。梵高悲痛欲絕,手上寫「我能在火上忍多久,就和她一起多久」;並將手放火上烤。但表姐父親說:「我女兒決不會與窮光蛋結婚!」 梵高在27歲,才開始畫家生涯。32歲,一位巴黎畫商欣賞梵高的作品,幫他籌辦畫展,可惜一張畫都沒賣出去,大抵梵高作品的色彩太灰暗,不符合當下潮流。 同時,梵高持續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曾被30名村民聯署,強行送進精神病院,期間畫了偉大作品如《星夜》。往後五年,他創作千多幅畫,在37歲某天,獨自一人,梵高開槍自殺身亡。 梵高一生坎坷,內心究竟怎樣?他說:「我擁有自然,藝術和詩歌,還有什麼不滿足呢?我在別人眼裏,是古怪奇異的人,在社會上毫無地位。我希望有一天,人們通過我的作品,能夠了解我這個怪人。」 梵高曾說:「生命是一個播種的季節,收割未必是現在。」 自殺前一個月,梵高畫了《加謝醫生的肖像》,感謝一直照顧他的加謝醫生,這幅畫當時無人問津,但1990年,即是他死後剛好100年,《加謝醫生的肖像》竟以1.5億美元賣出,打破了世界紀錄。 《世界傑出人物系列1》

陳思銘: 害死很多香港學生的,是一個「乖」字。 作者:Samuel Chan 陳思銘 - 英識教育 2019-10-03 2,277 害死很多香港學生的,是一個「乖」字。你我的孩童年代,聽得最多可能就是這個「乖」字,也因而影響新生代父母一輩,對自己小朋友說得最多也是這個「乖」字:「你乖唔乖先」、「睇吓人哋幾乖」、「咁就乖喇」。 Ok,乖了,what is next?乖順至極點,但腦袋連轉個小彎也不會,你覺得如何?見到其他孩子內向害羞,有些媽媽竟然會指着自己跳跳紮的兒子說:「你學吓人哋咁乖得唔得?」小時候充滿活力,不代表長大後學不會自信冷靜;同樣地,小時候內向害羞,並不代表長大後就懂知書識禮。 「一碌木」同「知書識禮」係兩回事。 真正的知書識禮,並不是見到長輩就講句uncle或auntie便算數的。禮儀並非一面倒強調上尊下卑的等級分別,而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中國雖然號稱「禮儀之邦」,但是今天中國遊客外出經常醜態百出,引人側目,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只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但對別人和其他文化缺乏同等尊重。 英國文化極為注重禮儀,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紳士和淑女,一度令法國人也心生羨慕,爭相模仿。在英國普遍的寄宿學校,禮儀都佔據重要的部分,講究在不同場合要有適度的禮節,大家都以禮相待。 講究禮儀,就可保持傳統。英國老牌的寄宿學校大多以古典建築為主,既顯示出學校的歷史悠久,而校園環境的安靜典雅,其實也會影響學生的言談舉止,這便是傳統的效應了。 保持傳統最大的問題在於辨別甚麼是精華,甚麼是應順勢改革的教條,從英國寄宿學校的改變,則不難領會如何去蕪存菁。簡單來說,古代女性普遍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便是非改不可的「傳統」,但是改的方法可以是建立同樣優秀的女校,而不是只將傳統男校改為男女同校,以示「與時俱進」。 舊時的寄宿學校以男校為主,因此普遍注重體育運動,但是著名女校如Wycombe Abbey School更為注重學生在藝術和創意的發展,而非執著於體育成績,這也是對於「傳統」的靈活應變。 呆頭呆腦,一成不變,其實就是「乖」字在作怪。不是說「乖」有問題,但「乖」決不能是人格的基礎,你看英國那些魅力四射的淑女紳士,看起來也很乖,但那只是表徵,他們之所以「有型有款」,除了是一般的禮數和尊重以外,還有一個香港名校沒有英國傳統學校那麼著重的元素,那就是「識做」的教育。當然,是否識做,有些小朋友不需你教,因為他們的DNA已經存在這種慧根,就算他們只是在麻雀枱旁看大人打八圈,也可森茂四方,領略到「識做」的智慧。 識做兩個字,英國人最耍家,但他們當然不會說得那麼核突,在他們的教育裏,識做叫做「體面」,英文是etiquette。

圖片
害死很多香港學生的,是一個「乖」字。 作者: Samuel Chan 陳思銘 - 英識教育 2019-10-03 2,277 害死很多香港學生的,是一個「乖」字。你我的孩童年代,聽得最多可能就是這個「乖」字,也因而影響新生代父母一輩,對自己小朋友說得最多也是這個「乖」字:「你乖唔乖先」、「睇吓人哋幾乖」、「咁就乖喇」。 Ok,乖了,what is next?乖順至極點,但腦袋連轉個小彎也不會,你覺得如何?見到其他孩子內向害羞,有些媽媽竟然會指着自己跳跳紮的兒子說:「你學吓人哋咁乖得唔得?」小時候充滿活力,不代表長大後學不會自信冷靜;同樣地,小時候內向害羞,並不代表長大後就懂知書識禮。 「一碌木」同「知書識禮」係兩回事。 真正的知書識禮,並不是見到長輩就講句uncle或auntie便算數的。禮儀並非一面倒強調上尊下卑的等級分別,而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中國雖然號稱「禮儀之邦」,但是今天中國遊客外出經常醜態百出,引人側目,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只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但對別人和其他文化缺乏同等尊重。 英國文化極為注重禮儀,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紳士和淑女,一度令法國人也心生羨慕,爭相模仿。在英國普遍的寄宿學校,禮儀都佔據重要的部分,講究在不同場合要有適度的禮節,大家都以禮相待。 講究禮儀,就可保持傳統。英國老牌的寄宿學校大多以古典建築為主,既顯示出學校的歷史悠久,而校園環境的安靜典雅,其實也會影響學生的言談舉止,這便是傳統的效應了。 保持傳統最大的問題在於辨別甚麼是精華,甚麼是應順勢改革的教條,從英國寄宿學校的改變,則不難領會如何去蕪存菁。簡單來說,古代女性普遍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便是非改不可的「傳統」,但是改的方法可以是建立同樣優秀的女校,而不是只將傳統男校改為男女同校,以示「與時俱進」。 舊時的寄宿學校以男校為主,因此普遍注重體育運動,但是著名女校如Wycombe Abbey School更為注重學生在藝術和創意的發展,而非執著於體育成績,這也是對於「傳統」的靈活應變。 呆頭呆腦,一成不變,其實就是「乖」字在作怪。不是說「乖」有問題,但「乖」決不能是人格的基礎,你看英國那些魅力四射的淑女紳士,看起來也很乖,但那只是表徵,他們之所以「有型有款」,除了是一般的禮數和尊重以外,還有一個香港名校沒有英國傳統學校那麼著重的元素,那就是「識做」的教育。當然

Son姐話: 『失敗家長7行為』

『失敗家長7行為』 2014-10-04 1、「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不管是學習、長相、交際、即使簡單如飲水食飯,總之諸多挑釁,孩子全部甚麼都不行,包括洗面穿衣食飯縛鞋帶做功課。教孩子日後該如何做人? 2、「經常拿比孩子和別人家的來比較」 當中尤以別家孩子的"行"攻擊自家孩子的”不行” ,殺傷力最大。整日掛在嘴邊"睇吓人家乜太個仔吖,讀書年年考第一,點似得你咁冇用” 之類的說話,打擊之大,足以摧毀孩子一生。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 例如告訴孩子,要不是有了他,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或者為了照顧孩子作了多少犧牲多麼的偉大。誓要洗孩子腦他們生下來就是父母的負累,總之在父母面前一輩子抬不起頭。小時不懂事會因此產生歉疚罪惡感,但長大後會越來越厭倦,反感再反叛,關係注定破裂。 4、「用命令式、或/及挖苦諷刺的口吻和孩子說話」 出言恐嚇甚至惡劣,無非想要孩子服從、屈服都是服,做鵪鶉乖乖聽命令指示,就啱喇!其實……買隻狗來養不就搞掂?開口埋口"冇見過好似你咁蠢咁冇用、好生唔生生咗你呢件廢物",對孩子身心造成的創傷,難以估計,亦無法彌補。 5、「父母是子女的神及生命中的唯一」 所以孩子的一切,包括人身交友行動自由,一概由父母作主。子女一舉一動都要被密切監視。大模斯樣翻閱他孩子的日記,信件當然更加一定要審查。孩子在這種父母眼中根本不是人,連竉物都不是,只是一具受人操縱的木偶。 6、「把孩子當成發洩工具」 工作也好際遇也好,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家就遷怒在無辜又無力反抗的孩子身上。情況惡化下去,很多家庭暴力就是這樣開始而產生。受父母行為影響之下長大後會一樣有暴力傾向。孩子除了身體受到傷害,精神及心靈上所受的傷害更大。 7、「當眾出孩子的醜」 真正徹底毀掉孩子尊嚴自信的,就是被父母當着外人(不管是同學親友或鄰居) 面前抵毀、貶低,讓孩子羞愧恥辱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會令孩子自慚形穢,懼怕和身邊人接觸,自暴自棄進一步會拒絕和社會接觸,不少隱蔽青年和宅男女就是這樣被「養」出來的。 #忽然一周 #勁辣媽 #Son姐話 #職場慧眼  #Son學院 #女皇의教室

宥勝之旅: 我到底要給孩子什麼? (有片)

圖片
大家好! 我係中女媽呀! 我仔今年好快就要5歲喇! 回想當初陀住阿仔嘅時候,我都同呢位作者問過同一樣嘅問題。雖然當時我冇好似作者一樣有明確清晰嘅育兒方向,但我好明白想小朋友將來擁有開朗正面嘅人生,作為媽媽一定要是開朗正面的人... 雖然湊仔的過程中都會有好多困難和不知所措,但自問都尚算積極及充滿愉悅嘅時光... 未來漫漫長路,各位爸爸媽媽我地一齊努力呀! ------------------------------------------------------------------------------ 宥勝之旅: 我到底要給孩子什麼? 其實這問題我至少想了半年,因為它不只會影響蕾蕾一輩子,更會影響我接下來的人生。 但這問題也真是有夠可怕,因為一鑽研才發現,各家各派學說各異、不同階段又有不同課題....但我總得有個大方向,否則一定會在一堆資訊海中迷失。 最後,我終於找到一個想跟大家分享的小小答案,那就是:不管我們要給孩子怎麼吃、怎麼穿、怎麼玩、怎麼睡,但最後的最後,我們一定要給孩子一對「快樂的父母」! 這答案雖然有點好笑,但卻狠狠的敲了我一棒,因為某位老師的一席話,真的讓我如夢初醒... 有一天,有位專門研究「心靈能量」的老師發起了一個小聚會,讓大家可以放鬆並盡情的向她提問。但因為我根本就不懂相關領域,所以幾乎是用一種看戲的心情前往現場。結果稍晚,有一對父母帶著一個四五歲大的孩子出現,並且向那位老師請教「一大堆」問題:「為什麼我的小孩會xxx?為什麼他都不會xxx?那他什麼時候才會xxx?...」 老師雖然很有耐心的一一為他們解惑,但到最後,等到這對父母看似終於滿意的時候,老師才微笑的說: 「其實我想給你們一個建議。就是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請你們把那股強烈的『擔憂』拿掉。」 「因為孩子的成長,其實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跟父母『學』出來的,而且他們不只學動作、學語氣,他們甚至會吸收你們長期所散發的能量。」 「所以如果你們是快樂、信任、正面、尊重的,那你們的孩子就是;但如果你們是憤怒、擔憂、壓抑、操控的,那你們的孩子也會是。」 結果我一轉頭看那孩子,他果真就是一付唯唯諾諾、深怕犯錯、又信心低落的樣子... 這畫面真的嚇到我了。 所以我在想,我到底想成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