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黎智英先生的求情信

黎智英先生的求情信 原文 I did not join the June 4th Vigil in Victoria Park. I lit a candle light in front of reporters to remind the world to remember and commemorate those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31 years ago in Tiananmen Square, put truth, just and goodness above their lives and died for them. If commemorat[ing] those who died because of injustice is a crime, then inflict on me that crime and let me suffer the punishment of this crime, so I may sha[r]e the burden and glory of those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shed their blood on June 4th to proclaim truth, justice and goodness. Lord, remember those who shed their blood, but do not remember their cruelty. Remember the fruits those young men and women have borne, because of what they did and grant. Lord, that the fruits of those young men and women have borne may be their redemption. May the power of love of the weak prevail over the power of destruction of the strong.

認罪被告陳情:一個城市有暴動,應感羞愧的並非人民,而是政府

【728上環暴動】認罪被告陳情:一個城市有暴動,應感羞愧的並非人民,而是政府 第二宗開審的7.28上環暴動案,20名受審後被定罪及1名認罪的被告今(4日)於西九龍法院大樓作求情。其中認罪,現年26歲的被告簡健煌親自陳詞,指事件近因是7.21警方縱容暴力,遠因是政府漠視民意,他對參與暴動直認不諱,因「當一個城市有暴動時,應感到羞愧嘅,並非人民,而係政府」。全文閱讀:https://bit.ly/3dpH35P ▴ ▴ ▴ ▴ ▴ ▴ ▴ ▴ ▴ ▴ ▴ ▴ ▴ ▴  陳情全文: 閣下你好,多謝閣下勸喻我申請法援,但我選擇用暴動罪被告身份作以下陳述。 先講暴動的近因,7月28日本來不是特別日子,是因7月21日警方對暴力縱容,令很多人感到寒心,當晚是民憤最深的一晚。7月27日在元朗南邊圍的示威,以及7月28日的本案,都承載著這種對不公義的憤怒。 至於暴動的遠因,我認為是民意不被彰顯,正如馬丁路德金曾經所說:「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政府或法庭對於暴動的定性,正正是政府漠視民意,導致民怨沖天。我直認暴動而不諱,因為當一個城市有暴動的時候,應該感到羞愧的,不是人民,而是政府。 ◈ 「是你教我和平是沒有用的」 我們曾經相信和平的力量,6月9日,103萬人;6月16日,200萬人,兩次過百萬人的遊行井然有序,展現出民意如山之意,更贏得國際稱號。但政府依然無視市民要求撤回修例的聲音,繼續獨行獨斷,引出以後一連串的示威及暴動。7 月 1 日在立法會裡面,「是你教我和平是沒有用的」這句塗鴉,刻畫了多少無奈?多少失望?又有多少悲痛? 火光熊熊,暴動作為社會的病徵顯然易見,但背後原因往往無人問津,包括判暴動的法官。曾經有法官在判刑時說:「唔知示威者爭取咩、示咩威」,我認為示威者爭取的,是社會上的話語權,去參與社會運動、決策,亦即是所謂的「還權於民」。好可惜,現時制度沒有給予市民充分的話語權,亦沒有任何和平方法能夠扭轉這種制度,當社會充斥著逆民及無可反抗的政策時,制度就成為一種壓逼。「哪裡有壓逼,哪裡就有反抗」,以「槍桿子出政權」的毛澤東一句點出了革命的因由。 控方賴以起訴我們的《公安條例》,是因六七暴動延伸,雖然曾經因為人權爭議而撤銷,但主權移交過,在位於深圳的臨時立法會之中「借屍還魂」,並無民意受權。 ◈ 引《武狀元蘇乞衣》,重不重犯並不在我 選舉快來了,隨著選舉制度被完善,立法會只剩

三分鐘的定論~陳家亮醫生

三分鐘的定論~陳家亮醫生 有沒有想過,每當首次與陌生人交往,我們是怎樣決定對他的觀感?究竟是經過長時間的客觀分析,還是靠主觀感覺? 理性告訴我們應該要從多角度認識别人及懂得設身處地才下判斷,可是人性卻往往是「先入為主」、甚至是「以貌取人」。每當我們與陌生人接觸,第一個觀感是非常重要,而這個觀感往往是三分鐘內便形成。假若我對你感覺良好的話,往後的交往便會變得順暢,亦比較容易深入溝通及建立互信。相反地,假若我對你一開始的印象不好的話,那麽往後我便很容易帶着「有色眼鏡」看你。無論你說什麼或做什麼,我總是抱着懷疑及戒心,更談不上溝通或互信。往後即使付出很大力氣也未必可以改變别人對你先入為主的錯誤觀感。 這「三分鐘」的人性現象對我們行醫者是十分重要,甚至乎「好醫生」與「劣醫生」的分别都是取決於這「三分鐘」的感覺。 根據非官方統計,約六成對醫管局的投訴都是由於醫護與病人溝通不足所致。病人及家屬的投訴往往是醫生沒有解釋、或解釋不詳細不清楚等等;而醫護一方卻拿出證據表明自己是跟足程序做事,沒有半點遺漏或失職。事實上,很多這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案件都是源於缺乏初次見面的「三分鐘」功夫。可能因為頭「三分鐘」留下不理想的印象,令病人及家屬失去信心,甚至先入為主地形成了偏見。之後假若醫治過程及結果出現期望落差,便很容易引發爭拗及投訴。 試想想,每個首次步入診症室的病人,面對那個陌生醫生,很自然便感到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小時候,我生病去看醫生,究竟面前這個醫生叔叔是「好人」還是「惡人」,不到一分鐘我便會下了定論,下次總希望再次遇上那個「好人醫生」。「好人醫生」有什麽好?很多時都只是靠第一次接觸的感覺,例如他經常與我有眼神接觸、他表現得願意聆聽、他的親切笑容及問候等等。 當然,我明白前綫醫生經常忙到喘不過氣,平均每個病人不夠六分鐘診症,又如何有空間去多聆聽、多問候?但「三分鐘」關注其實是醫患建立溝通互信的重要關鍵。打好了這「三分鐘」的良好基礎,往後的溝通和醫治過程將會暢順得多。 醫生也是人,人總不能盡善盡美,能夠獲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是行醫不可或缺、也最有滿足感的。行醫多年,我也有經歷過醫治結果與預期有很大的落差,慶幸的是病人及家屬對我這樣說:「陳醫生,我知道你已經盡了力,只是生死有命⋯⋯」要得到病人及家屬的信任,便不可輕忽頭「三分鐘」了。 院長醫生週記(171)

《蘋果日報》創刊號 社論

1995年《蘋果日報》創刊社論全文 《蘋果日報》:我們屬於香港 我們要辦的是一份香港人的報紙。 尚有兩年香港的政權便要移交了,在這個時候辦報,不怕九七後情況有變嗎?我們怕。但我們不願意被恐懼所威嚇。我們更不願意被悲觀所蒙蔽。我們要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因為我們是香港人!  過去,香港人靠自己一雙手創造了奇蹟;將來,香港人還要創造更多的奇蹟,因為香港人便是奇蹟。  不是嗎?我們創造了中國有史以來最自由、最富裕的地方,一個足以和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級大都會平起平坐的地方。我們怎能讓這個奇蹟畫上休止符?  在世界的資訊走廊上,香港雖然只是斗室一個,但我們清明通透,時刻與整個世界資訊交流:每一分、每一秒都受到世界傳媒注視、受世界輿論監察。在舉世眾目睽睽之下,誰敢貿然對香港胡作非為? 我們有緊扣世界脈搏的靈通資訊網絡,優良的自由法治傳統,無數世界級的人才……我們對中國和世界貿易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權衡利害,中國能不讓我們有一個自由充裕的生存空間?  我們是中國公民也是世界公民。我們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  就算九七後,我們對香港新聞自由的信心也絕不動搖,因為我們對資訊科技的通透力量有信心,因為我們深信黑暗遮蓋不住光明。是的,無論在香港或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傳媒的通透力量是自由繁榮的最大保證。  在資訊透明的今日,人民選擇自由的威力比任何力量都要強大。只要讀者選擇我們、支持我們的報道、認同我們的立場,那麼不管壓力有多大,我們都必定可以站立起來。沒有錯,我們要的是讀者們的支持,而不是任何勢力的扶持。只要我們做好分內的工作,我們深信眼睛雪亮的讀者們必定會給予我們支持。  我們深信,習慣了自由的香港人,對不合理的禁制、不公平的對待一定不會啞忍,因為天生下來香港人便對自由熱烈追求。  《蘋果日報》是香港人的報紙,香港人的意向就是我們的意向。  我們將忠誠地去緊守工作崗位,老老實實地做個驕傲的香港人。   《蘋果日報》創刊號 社論  1995年6月20日

Marco Wong 為父的心:把證書厚度轉化成孩子生命厚度的培育

為父的心:把證書厚度轉化成孩子生命厚度的培育 在今天事事講競爭、快人一步的時代。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寶貴,不重未來價值的培養孩子方式,變成小數一群。 越是做生命培育工作越久,我越是發現,生命有許多痛苦根源是來自一個人不能擔當自己角色,不能做心中的自己,生命中長存著一份從不滿足的空虛。 好可惜的是,在這世界上,一個人能做自己是多麼的荊棘滿途。一個成人能否安然的做回自己,乃在於他在孩童時,父母培育是以「價格」抑或是看見孩子「寶貴」定位,殿定了孩子未來的是否快樂與幸福。 深信讀到這裡,大部份父母都會認為自己一直都是看孩子為寶貴,以孩子快樂為培育重心。但在這點上,在我多年與香港青少年及家庭同行的觀察,我有共通的總結:大部份父母培育孩子的動機方向,是以孩子未來俱競爭力或是害怕孩子落後於人的「恐懼」為主導。 在社區,我們不難的看見,由懷胎十月至嬰兒期時,無數父母為孩子入能入到「心兒」幼稚園而張羅。有些「孟母三遷」只為到心儀校網,一些為入到好的學校而為孩子參加無數「證書課程」增加孩子生命的份量。所以,孩子在求學期間,父母都會盡己所能,讓孩子累積形形式式的証書。彷彿,證書厚度就是孩子未來的保證,保證能有較大機會入到好小學,有好的小學能入到好的中學,有好的中學便入到大學,有大學學位孩子人生就有了保證的「競爭力」。我不是扮清高的說上述種種皆不好不屑一顧,我會去告知各位:上述種種都是把「外在」所謂重要的加砌「貼金」於孩子身上,孩子要窮他們所有的時間重重覆覆去追逐。那麼他內裏呢?他自我價值呢?他認識自已嗎?他滿足欣賞他自已嗎?他能安然於自已嗎?他可以和自己和平相處嗎?他在一個人時能攸然自得、樂得自然? 我可以告訴大家,以我經歷所見,答案是否定的,大部份的孩子,內裏都是空空的,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讀書?不知道為何而那麼忙,到底在追什麼?懷疑自已到底是誰?君不見,現今年青人擁有無數證書,但卻無人生方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共同的「在乎」: 在乎我們是否能「找到到自已」「做自己」、「實踐自已」、「活出自我真正價值」。 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孩子天生出來就與生俱來便有獨特的個性,在孩子一路成長時,有他們特別的好奇、興趣、關注、才華、個性。這就他們的獨一無二由上天賦予的獨有價值。當孩子在一路成長過程,他們自小就不能做自已,而去活在別人的期望,擔當別人要求與角色。我們能想像及預計到,那孩子在未來就算是多麼成功或

華山博士: 孩子打父母,怎麼辦?

  華山博士: 孩子打父母,怎麼辦? 一個12歲的孩子經常打母親,母親不懂處理,一直縱容他。 原來,母親經常被丈夫打,丈夫長期在國內工作,兩個月才回港一次。小孩自幼便模仿父親打母親的行為,成為家裡惡霸。 母親問我,如何是好? 我和這位母親說:「如果家庭沒有秩序和守則,就沒有尊重,將會失控。孩子長大後,便不懂得尊重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關係都會失控,連自己也失控。」 訂立守則,是高深的藝術,值得注意七點: 1. 尊重,是守則的基礎;溝通,是守則的方法。父母需要清晰指出每項守則的出發點和價值,讓孩子清晰理解、心悅誠服,否則只會陽奉陰違。和孩子溝通時,需要與孩子站同一陣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二元對立、我對你錯的強權高壓。 2. 守則必須合情合理,配合孩子的需要和能力。譬如,不容許兩歲小孩用手亂抓東西,就不合理,因為兩歲是孩子用手去探索世界的階段。 3. 守則需要妥善執行、賞罰分明、進退有序,不能一時心軟、不斷變卦。譬如,規定了孩子每天只吃兩粒糖果,可是父母卻即興給孩子十粒糖果,父母自己破壞規矩,孩子就會不斷破壞規矩,刻意測試我們的底線,因為父母的誠信,經已蕩然無存。 4. 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切記破壞守則。如果要求孩子有禮貌,我們自己卻常發脾氣;又或者要求孩子準時,我們自己卻遲到,孩子當然反感,覺得無需遵守規矩,更認為父母非常虛偽,孩子只會更加虛偽。 5. 孩子犯規時,是學習成長的良機,父母需要心平氣和,焦點不是事件的對錯,而是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心態,讓孩子學習尊重和承諾,承擔責任。父母儘可能欣賞孩子,讓孩子理解:承擔責任,比對錯更重要。 6.親子關係中,需要學習的,首先是成年人。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孩子每次犯規,都是表達內心的訴求,而不是挑戰成年人的權威,所以毋須墜入誰對誰錯的意氣之爭,因為這樣大家都會輸。 7.如果父母自己犯規,必須心平氣和主動道歉,承擔責任,成為孩子的榜樣。這樣,孩子就在尊重和信任下,為自己的生命真正負責任。 2018年12月2日

[愛,會從另一種方式回來]

//Mung Siu Tat t2 cApurillas ataS S1po6onsrmo:grsaccg4ed9d · [愛,會從另一種方式回來]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40歲時,走遍在柏林的公園,從未結婚和沒有小孩的他,遇上了一個因遺失心愛洋娃娃哭著的小女孩。她和卡夫卡尋找洋娃娃卻未能成功。 卡夫卡告訴她明天回來,一起再試著尋找。 第二日,當他們仍然遍尋不獲,卡夫卡給了小女孩一封洋娃娃寫給她的信,信上說「請不要哭,我去了一趟旅程看看這世界。我會寫信告訴妳旅程的奇遇。」 故事由此開始,直至卡夫卡生命結束。 在兩人會面時,卡夫卡細心讀出一封一封洋娃娃寫給女孩,關於各種奇遇和對話的信,女孩感到很開心。 最後,洋娃娃終於回到柏林,卡夫卡為她帶來了。 小女孩說:「這一點也不像我的洋娃娃。」 卡夫卡給了她另一封信,裡頭寫著:「我的旅程把我改變了」小女孩抱著洋娃娃,和伴隨她的快樂回家。 一年後,卡夫卡逝世。 多年後,已長大的女孩發現在洋娃娃裡頭藏著一封信。這封小信,有卡夫卡的簽名,裡頭寫著:「你愛的每件事情或許都會失去,但最後,愛會從另一種方式回來。」 Original English text and picture source: English literature AnsarAhmad //

《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一書的代序 李怡

李怡 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 (這是2015年出版《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一書的代序) 一位照顧垂死病患多年的澳洲護士魏爾(Bronnie Ware),整理垂死者對生命的回顧,發現他們的遺憾重覆性高,她把自己的觀察記錄在網頁,並集結出書,名為《垂死者的五大人生憾事》。 她說的第一憾事是後悔自己沒有勇於追求夢想。第二是幾乎所有男人的憾事,就是後悔自己花太多時間工作,錯過小孩成長,和沒有陪伴另一半。第三是後悔自己沒有勇氣表達內心的情感。第四是後悔自己沒有把握機會,和老朋友保持聯絡。第五是後悔沒有讓自己快樂些。 所有的憾事,大概人人都有些,只是程度問題。我回顧一生,似乎都還沒有太大遺憾,除了第二之外。 對許多人來說的第一憾事,是沒有勇氣忠於自己去追夢,許多人發現自己一生活在別人的期望裡,甚至連一半的夢想都沒有達成就離開人世。臨終人最常說的話是:「真希望自己當年有勇氣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非選擇大家期望自己去做的事。」 為什麼沒有勇氣做?最主要是內心的聲音未能壓倒恐懼。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把恐懼擺一邊吧!何不聽聽內心深處的吶喊?」在一個專制政權下,人的恐懼或基於沒有人權保障,在一個法治社會,我們的恐懼多不是人身安全,而是對權力、利益和人際關係的考慮,我們怕失去已有的或想要得到的權、錢、色,怕由於對內心吶喊的堅持,而失去社會的注目,變成一個孤寂的人。 什麼是我們內心的吶喊?它或許是我們少年時的夢想,比如想在全球辦免費教育事業,想做沒有錢卻要走遍世界的背包客……;它更多的時候是在利害權衡下對自己固有價值觀的堅持,那時我們會聽到內心的吶喊,也看到恐懼的威脅,你咬一咬牙就撐下去,鬆一鬆手就隨波逐流。 我一生對一些事的無憾,是因為那時我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呐喊,並不顧後果去追隨。如果仍然有憾,是我偶而會因恐懼而放鬆了心中的堅持。 這是我回顧過去一年以及翻尋較舊的書寫時,浮想連翩的一句話,也是最想向讀友們說的一句話。只要時刻傾聽內心的吶喊,你對現實世界的成敗得失就不會看到那麼重,當快要走到人生終點時也少了許多遺憾。 這本書有的講自己,有的講人生,更多講香港,也有從閱讀中擷取智慧。儘管有這些大體的劃分,但總合來看,成功的,使人仰視的,與失敗的,受人鄙視的,區別原來都只在於有沒有傾聽內心的呼喊。當然,如果一個人眼中只有名利權,他們的內心是沒有聲音的。於是在他垂垂老去,走向人生終點時,他好像從來

節錄自《#在別人的地圖上,找不到自己的路》作者:澈言

有一個人,每天施捨給家門口的乞丐十塊錢。後來有一天,他突然不給了,乞丐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現在結婚了,手頭不寬裕,得養老婆。」 乞丐聽完大怒,朝著他腦門兒就是一巴掌,罵道:「混蛋,但竟然敢用我的錢養女人!」 你的退讓和包容給了別人蹬鼻子上臉欺負你的理由,他們會習慣了你的幫忙和付出,並堂而皇之地向你索取更多,讓你攬下本不應該攬下的工作,承擔你本不應該承擔的風險。悔之晚矣。 設計圈容易遇到這些奇人。親戚朋友開了店,找到你,說你幫我設計個商標吧。你一心軟,說行,然後問對方有什麼需求。 「需求?沒啥需求,你就隨便設計一下嘛。」 你真以為他會「很隨便」?做成什麼樣他都要? 你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他三個提案,結果人家拿到後,這也要改那也要變。你煩了,嫌太占用你的工作時間(又賺不到什麼錢)。你說你不做了,讓他另請高明吧。 他一看你這態度,呵呵一笑,丟下一句:「看來你的水準也不過如此嘛。」你說你氣不氣? 你認為你幫了他,但他可不這麼覺得。在他眼裡,你為他付出的一切無論輕重都只是「舉手之勞」,你做的好是理所應當,做的不好是你水準不夠,賺到便宜是他眼光太好。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你幫他們是在為自己謀利,你憑什麼白白幫他們?是啊,你說你圖什麼呢?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幫不幫都是我的自由,你沒有權利要求我,更不應該指責我。做人老想著佔便宜,虧想讓別人吃,怎麼,還真覺得全世界都欠你的? 一條小蛇躺在路邊曬太陽,卻總是莫名其妙地被人踩。牠很無辜,問上帝說:「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想踩我一腳?」上帝說:「要是第一個人踩你的時候,你就上去咬他,讓他知道你不好欺負,以後就沒人敢踩你了。」 為什麼別人敢肆無忌憚地對你做壞事,是因為你曾經善良的表現,讓他覺得欺負你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他覺得你就是個可以肆意宰割、逆來順受,且沒有脾氣的人。 我家狗的精神狀態不太好,一蹶不振,迷迷糊糊。帶牠去醫院,不知道醫生給牠餵了什麼藥,牠開始狂吐,吐完就又活蹦亂跳起來了。醫生說,這狗啊,不知輕重,吃東西沒個數,你給牠多少,牠就往肚子裡塞多少。 所以,狗別餵太飽,別對人太好,守住你做人的底線。幫人可以,不要無止境地幫。有些虧,吃一次就夠了,不要無止境地犯錯,更不要當一個爛好人。當別人的需求讓你感到不舒服時,你要勇敢說出:「我不。」 畢竟這個世界上,有些人還不如狗。 . 摘錄自《#在別人的地圖上,找不到自己的路》 作者:澈言

節錄自《#操控與反操控》作者: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

▍用情緒控制他人 溝通過程中看得見和聽得見的部分,只占百分之二十,占最大部份的是情緒。 情緒在社會上扮演著神聖不可侵犯的角色,所以我們會認為情緒都是真實的。你的想法會被質疑,但你的情緒不會。 要如何用情緒操控他人呢? #爆發情緒 這個技巧的重點在於突然的情緒爆發—通常是負面的情緒。想像一下兩個人正在談判,一切都進行得還算得體有禮。 忽然間,其中一個人沒來由地開始大吼: 「你怎麼能提出這個建議呢?都不會良心不安嗎?真的很不公平!我從沒想到你會這樣!」 如果有人突然這樣大聲地指責你,你的感覺怎麼樣? 這種情況絕對不罕見,你可以在家或在公司裡注意看這樣的情緒爆發完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通常對方都會招架不住。 #召喚友情 使用這個技巧的人會這樣說: 「如果你想當一個稱職的朋友,那就做這件事!」 或者: 「如果你真的愛我,那你就會相信我。」   這個勒索人的技巧很狡猾,旨在喚起我們的罪惡感: 如果不做對方想要我們做的事,我們就不是真正的朋友/伴侶。 這個操控法有個比較現代的版本,來自影星瑪麗蓮夢露。 她的這句名言頻繁地出現在線上交友平台: 「如果你無法接受我最壞的一面,那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 大意可能是: 「如果你想要我當你的男/女朋友,那你就要忍受我的壞脾氣!」 好吧,人並非只有好的一面,但這種論證模式仍是一種確確實實的情緒勒索! #訴諸同情 這個技巧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非常有效。比如說一個人假裝自己是個很不幸的人,需要別人的幫助,而我們出於同情,比較傾向去做那個人想要的事,就算我們完全不想。 我有一個好朋友想在慕尼黑慶祝三十歲生日,跟他的朋友們一起。 但他媽媽另有打算: 兒子應該跟他一起慶祝生日。 她在電話裡跟他嘀咕了一些訴諸同情的話: 「我都已經這麼老了!沒人知道我還有多久可以活。你的三十歲生日絕對是我們還能一起過的『整歲』生日了!拜託來奧斯納布呂克跟我一起過嘛!」 為什麼訴諸同情這麼有效? 父母和權威機關從小就教育我們「不可自私」,不能只想到自己,要把自身利益放在最後。我們屈服於社會的群體壓力,把這個態度內化了。 . 摘錄自《#操控與反操控》 作者: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先下手為

摘錄自《#其實你很好》作者:考拉小巫

我們渴望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點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它可以給我們帶來前進的動力和目標。然而,很多人原本在追求「盡力」做最好的自己,但由於被他人的言行和狀態左右而不知不覺地迷失了,逐漸地走上了「逼自己」的道路。 當一個人從「逼自己」的角度出發時,自我預期大多數時候都是不現實的。因為目標不現實,才導致無法被實現,可很多人卻以為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導致的,從而才產生了焦慮和不安。 從自我預期的角度來講,到底什麼是「盡力」?什麼又是「逼自己」? 舉個例子,小王本來是每天晚上十點半睡覺,但室友們為了複習功課都在玩命熬通宵,搞得小王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於是決定也要咬牙熬到凌晨十二點,甚至更晚。 之前的小王就是「盡力」,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底線是晚上十點半睡覺。後來,因為他人熬夜,於是決定自己也要熬夜,這就無視了自己的個人需求,踐踏了自己與自己的界限,這就是在「逼自己」。 把不切實際的自我預期轉化為更符合實際的預期和目標,方法就是從「逼自己」的狀態轉變為「盡力」的狀態。 當我們把自我預期設定為「盡力」時,這是我們對人類不完美本質的認可和尊重。這意味著我們接受了自己作為一個人,是有局限性的。有局限性和不完美,不代表我們不夠優秀、不夠努力或不夠自律,這只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共有屬性。 這就好比一條魚無論如何也不如兔子跑得快,這並不代表魚不如兔子努力或優秀,而只代表魚的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它擅長的是游泳,而不是跑步,無法做到樣樣精通。 一個人處在「盡力」狀態時,自然會在潛意識裡把目光轉向自己,而不是盯著他人。當我們關注自己時,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興趣和潛力,去超越自我,而不只是單純地想要比別人更好。 追求「盡力」的時候,我們會更容易尊重自己的底線,並和自己成為朋友。相反,當我們「逼自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和自己進入一種敵對狀態。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可能會忘記吃飯、睡覺、休息,並完全忽視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界限、需求、情緒和內心狀態。 當我們追求「盡力」的狀態時,我們會更容易關注努力的過程,並由於享受過程而體驗到相對釋然與平和的心態。相反,當我們處在「逼自己」的狀態時,我們會更加看重結果,並因為在內心深處和他人較勁,而頻繁衡量自己努力的有效性。一旦努力的結果不比他人時,就很容易陷入「我不夠好」的認知誤區,感到焦慮和壓力。 處在「盡力」的狀態時,由於我們在和自己比較,所以相對來說不太容

養育男孩--讀書筆記【澳】史蒂夫比達爾夫

  養育男孩                                                           【澳】史蒂夫比達爾夫 隨著科技發展迅速 , 我們對於小朋友的期望不斷地轉變。根據關於 成功與快樂的科學研究表明,財富上的成功並不是美好生活的關鍵。 無論你的 小朋友 未來會如何發展,如果他能夠保持溫暖善良的內心和快樂正面的天性,形成強壯的人格特質與積極的態度,他的成長之路會更加順利。 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情商,而不僅僅是具體背誦的知識。能 與人為善是打開快樂之門的真正鑰匙。 男孩們總是精力充沛,他們喜歡到處走動,嘗試許多事情。 同時他們也非常坦率真誠,如果能夠保持這些特質,我們的男孩將來便會成為很好的父親,朋友,甚至是優秀的領袖與合作夥伴 ,甚至是競爭對手 。 處於科技帶領的時代,作為父母 , 我們應當和自己的兒子多一些互動,而不是讓他們單一地沉迷於電腦屏幕或電子遊戲之內。 這是一個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 第一章  這就是男孩 :簡易介紹大部分男孩的成長特徵 ,當然只是籠統地歸納大部分男孩的情況 。 “男子漢”特徵無處不在:一方面,他們缺乏經驗,但喜歡冒險;另一方面,他們有能力,又富有同情心,性格堅強。 男孩和女孩的行為上的差別很早就產生了,幼稚園時,女孩會聚在一起玩,男孩們卻只會到處瘋跑,和同伴打架;上小學時,男孩的作業寫得潦草不說,還錯誤百出 ,做事掉三漏四 ;到三年級時,絕大多數男孩也不願意再看書了;到了中學,他們不參加任何辯論賽,音樂會,討論會或其他非運動類活動。 他們假裝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 我們應該開始懂得怎樣欣賞男孩的陽剛之氣,不管它以任何形式表現出來,我們都不應壓制它。 第二章 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 :詳細地講解大部分男孩各階段的成長特徵 第一階段(出生到6歲)溫柔歲月 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是屬於媽媽的。 他是“她”的兒子。 在這一階段,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與父母(至少是其中的一方)形成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父母的任務是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安全地成長,讓著一階段成為男孩成長過程中溫馨的一站。 男孩與女孩的性別差異此時就已顯現出來了。研究顯示 , 男嬰對別人觸碰他們的臉部不太敏感,相比之下女嬰則能更好地感受撫摸。 男孩越來與喜歡擺弄各種物件,用積木建造高樓飛機汽車等,女孩則更喜歡把積木放得平穩。 幼稚園裡男孩往往會忽視剛剛加入他們行列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