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Marco Wong 為父的心:把證書厚度轉化成孩子生命厚度的培育

為父的心:把證書厚度轉化成孩子生命厚度的培育 在今天事事講競爭、快人一步的時代。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寶貴,不重未來價值的培養孩子方式,變成小數一群。 越是做生命培育工作越久,我越是發現,生命有許多痛苦根源是來自一個人不能擔當自己角色,不能做心中的自己,生命中長存著一份從不滿足的空虛。 好可惜的是,在這世界上,一個人能做自己是多麼的荊棘滿途。一個成人能否安然的做回自己,乃在於他在孩童時,父母培育是以「價格」抑或是看見孩子「寶貴」定位,殿定了孩子未來的是否快樂與幸福。 深信讀到這裡,大部份父母都會認為自己一直都是看孩子為寶貴,以孩子快樂為培育重心。但在這點上,在我多年與香港青少年及家庭同行的觀察,我有共通的總結:大部份父母培育孩子的動機方向,是以孩子未來俱競爭力或是害怕孩子落後於人的「恐懼」為主導。 在社區,我們不難的看見,由懷胎十月至嬰兒期時,無數父母為孩子入能入到「心兒」幼稚園而張羅。有些「孟母三遷」只為到心儀校網,一些為入到好的學校而為孩子參加無數「證書課程」增加孩子生命的份量。所以,孩子在求學期間,父母都會盡己所能,讓孩子累積形形式式的証書。彷彿,證書厚度就是孩子未來的保證,保證能有較大機會入到好小學,有好的小學能入到好的中學,有好的中學便入到大學,有大學學位孩子人生就有了保證的「競爭力」。我不是扮清高的說上述種種皆不好不屑一顧,我會去告知各位:上述種種都是把「外在」所謂重要的加砌「貼金」於孩子身上,孩子要窮他們所有的時間重重覆覆去追逐。那麼他內裏呢?他自我價值呢?他認識自已嗎?他滿足欣賞他自已嗎?他能安然於自已嗎?他可以和自己和平相處嗎?他在一個人時能攸然自得、樂得自然? 我可以告訴大家,以我經歷所見,答案是否定的,大部份的孩子,內裏都是空空的,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讀書?不知道為何而那麼忙,到底在追什麼?懷疑自已到底是誰?君不見,現今年青人擁有無數證書,但卻無人生方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共同的「在乎」: 在乎我們是否能「找到到自已」「做自己」、「實踐自已」、「活出自我真正價值」。 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孩子天生出來就與生俱來便有獨特的個性,在孩子一路成長時,有他們特別的好奇、興趣、關注、才華、個性。這就他們的獨一無二由上天賦予的獨有價值。當孩子在一路成長過程,他們自小就不能做自已,而去活在別人的期望,擔當別人要求與角色。我們能想像及預計到,那孩子在未來就算是多麼成功或

華山博士: 孩子打父母,怎麼辦?

  華山博士: 孩子打父母,怎麼辦? 一個12歲的孩子經常打母親,母親不懂處理,一直縱容他。 原來,母親經常被丈夫打,丈夫長期在國內工作,兩個月才回港一次。小孩自幼便模仿父親打母親的行為,成為家裡惡霸。 母親問我,如何是好? 我和這位母親說:「如果家庭沒有秩序和守則,就沒有尊重,將會失控。孩子長大後,便不懂得尊重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關係都會失控,連自己也失控。」 訂立守則,是高深的藝術,值得注意七點: 1. 尊重,是守則的基礎;溝通,是守則的方法。父母需要清晰指出每項守則的出發點和價值,讓孩子清晰理解、心悅誠服,否則只會陽奉陰違。和孩子溝通時,需要與孩子站同一陣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二元對立、我對你錯的強權高壓。 2. 守則必須合情合理,配合孩子的需要和能力。譬如,不容許兩歲小孩用手亂抓東西,就不合理,因為兩歲是孩子用手去探索世界的階段。 3. 守則需要妥善執行、賞罰分明、進退有序,不能一時心軟、不斷變卦。譬如,規定了孩子每天只吃兩粒糖果,可是父母卻即興給孩子十粒糖果,父母自己破壞規矩,孩子就會不斷破壞規矩,刻意測試我們的底線,因為父母的誠信,經已蕩然無存。 4. 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切記破壞守則。如果要求孩子有禮貌,我們自己卻常發脾氣;又或者要求孩子準時,我們自己卻遲到,孩子當然反感,覺得無需遵守規矩,更認為父母非常虛偽,孩子只會更加虛偽。 5. 孩子犯規時,是學習成長的良機,父母需要心平氣和,焦點不是事件的對錯,而是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心態,讓孩子學習尊重和承諾,承擔責任。父母儘可能欣賞孩子,讓孩子理解:承擔責任,比對錯更重要。 6.親子關係中,需要學習的,首先是成年人。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孩子每次犯規,都是表達內心的訴求,而不是挑戰成年人的權威,所以毋須墜入誰對誰錯的意氣之爭,因為這樣大家都會輸。 7.如果父母自己犯規,必須心平氣和主動道歉,承擔責任,成為孩子的榜樣。這樣,孩子就在尊重和信任下,為自己的生命真正負責任。 2018年12月2日

[愛,會從另一種方式回來]

//Mung Siu Tat t2 cApurillas ataS S1po6onsrmo:grsaccg4ed9d · [愛,會從另一種方式回來]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40歲時,走遍在柏林的公園,從未結婚和沒有小孩的他,遇上了一個因遺失心愛洋娃娃哭著的小女孩。她和卡夫卡尋找洋娃娃卻未能成功。 卡夫卡告訴她明天回來,一起再試著尋找。 第二日,當他們仍然遍尋不獲,卡夫卡給了小女孩一封洋娃娃寫給她的信,信上說「請不要哭,我去了一趟旅程看看這世界。我會寫信告訴妳旅程的奇遇。」 故事由此開始,直至卡夫卡生命結束。 在兩人會面時,卡夫卡細心讀出一封一封洋娃娃寫給女孩,關於各種奇遇和對話的信,女孩感到很開心。 最後,洋娃娃終於回到柏林,卡夫卡為她帶來了。 小女孩說:「這一點也不像我的洋娃娃。」 卡夫卡給了她另一封信,裡頭寫著:「我的旅程把我改變了」小女孩抱著洋娃娃,和伴隨她的快樂回家。 一年後,卡夫卡逝世。 多年後,已長大的女孩發現在洋娃娃裡頭藏著一封信。這封小信,有卡夫卡的簽名,裡頭寫著:「你愛的每件事情或許都會失去,但最後,愛會從另一種方式回來。」 Original English text and picture source: English literature AnsarAhmad //

《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一書的代序 李怡

李怡 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 (這是2015年出版《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一書的代序) 一位照顧垂死病患多年的澳洲護士魏爾(Bronnie Ware),整理垂死者對生命的回顧,發現他們的遺憾重覆性高,她把自己的觀察記錄在網頁,並集結出書,名為《垂死者的五大人生憾事》。 她說的第一憾事是後悔自己沒有勇於追求夢想。第二是幾乎所有男人的憾事,就是後悔自己花太多時間工作,錯過小孩成長,和沒有陪伴另一半。第三是後悔自己沒有勇氣表達內心的情感。第四是後悔自己沒有把握機會,和老朋友保持聯絡。第五是後悔沒有讓自己快樂些。 所有的憾事,大概人人都有些,只是程度問題。我回顧一生,似乎都還沒有太大遺憾,除了第二之外。 對許多人來說的第一憾事,是沒有勇氣忠於自己去追夢,許多人發現自己一生活在別人的期望裡,甚至連一半的夢想都沒有達成就離開人世。臨終人最常說的話是:「真希望自己當年有勇氣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非選擇大家期望自己去做的事。」 為什麼沒有勇氣做?最主要是內心的聲音未能壓倒恐懼。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把恐懼擺一邊吧!何不聽聽內心深處的吶喊?」在一個專制政權下,人的恐懼或基於沒有人權保障,在一個法治社會,我們的恐懼多不是人身安全,而是對權力、利益和人際關係的考慮,我們怕失去已有的或想要得到的權、錢、色,怕由於對內心吶喊的堅持,而失去社會的注目,變成一個孤寂的人。 什麼是我們內心的吶喊?它或許是我們少年時的夢想,比如想在全球辦免費教育事業,想做沒有錢卻要走遍世界的背包客……;它更多的時候是在利害權衡下對自己固有價值觀的堅持,那時我們會聽到內心的吶喊,也看到恐懼的威脅,你咬一咬牙就撐下去,鬆一鬆手就隨波逐流。 我一生對一些事的無憾,是因為那時我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呐喊,並不顧後果去追隨。如果仍然有憾,是我偶而會因恐懼而放鬆了心中的堅持。 這是我回顧過去一年以及翻尋較舊的書寫時,浮想連翩的一句話,也是最想向讀友們說的一句話。只要時刻傾聽內心的吶喊,你對現實世界的成敗得失就不會看到那麼重,當快要走到人生終點時也少了許多遺憾。 這本書有的講自己,有的講人生,更多講香港,也有從閱讀中擷取智慧。儘管有這些大體的劃分,但總合來看,成功的,使人仰視的,與失敗的,受人鄙視的,區別原來都只在於有沒有傾聽內心的呼喊。當然,如果一個人眼中只有名利權,他們的內心是沒有聲音的。於是在他垂垂老去,走向人生終點時,他好像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