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9的文章

水和魚的故事

💔💔😢😢😭 鱼和水的故事 鱼说:你好美,我想我喜欢上了你。 水说:傻瓜,那仅仅是好感而已。 鱼说:真的,我不骗你。 水说:我不相信一见钟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鱼对水的感情也日趋笃厚。 鱼说: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水说:那是因为你早已适应了我。 鱼说:我喜欢你的味道...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我不再防衛 所有力量在我們之間自由流動 委屈,沮喪,內疚,悲傷,憤怒,痛苦   當他們自由流淌 我在悲傷裡感...

網絡文章

一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 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

Ricky Chan: 剝奪孩子腦發育的機會?!

剝奪孩子腦發育的機會?! 人腦發育的第一階段約在升中學之前,是潛能的保留,所以出生時已具備遺傳中擁有的所有能力,開發的方式是「有機會用」才保留,而越少用的就被修剪刪除! 第二階段發腦約在12歲前後,被修剪保留的神經網絡突然增加很多很多新的連繫接點(突觸),所以...

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 : 幸福是有公式的。

節錄於[幸福的勇氣]推薦序三:-我遇見了所有的悲傷,但我依然願意前往 一文 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即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他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幸福四要素,非常有趣。 第一個幸福要素是,我們總體的幸福感。 意思是對自己總體的生活狀態基本滿意,如沒病沒災,有自己喜...

Ricky Chan: 為何近年好像越來越多小朋友出現不自然下意識的「小動作」?

為何近年好像越來越多小朋友出現不自然下意識的「小動作」? 在我上一篇有關方法錯誤,越努力可能離成功越遠的帖文提到「越提示越緊張」的論點出街後,有家長提出上述問題,並希望了解與腦及神經系統的關係。既然近年越來越多小朋友出現這些現象,即很多家長都可能關注,所以在此再將我回覆的內容分享,希望自己孩子有出現這問題的家長了解,勿用錯方法: 「丘腦、杏仁核、下丘腦等接收到感官傳入有危險或情緖刺激的訊息,而産生需提升警覺或需立刻回應的緊急訊號,立刻影響自律或稱自主神經系統(ANS)作出生理上的回應,最明顯是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心跳加速、呼吸急速、血糖提升、瞳孔擴大、肌肉收緊、冒汗等,即生理進入緊張狀態。反應強度當然危急的強度,所以一般疑慮不安,可能我們自己都感受過,就是行不安、坐不定、手心冒汗、肩膀繃緊,甚至咬手指或撕手皮等,但危機挑戰過去,我們的ANS會回復正常放鬆時的運作。可惜,當外來或自發的疑慮不安刺激長時間及頻密地出現,我們的ANS便會自行調節適應而長期設定為『危急回應』模式,即心跳、呼吸、肌肉緊張、坐立不安會在平常一般人認為不應緊張的情況下出 現,即長期精神緊張導致慣性生理緊張,出現下意識不自然的清痰、咳嗽、眨眼、摇頭、咬手指、撕手皮、拔毛等現象。不停催促、趕時間、被監視、被提醒、被批評、當眾被責備等也是造成心理不安的因素,長期就導致生理緊張,産生不同程度或形式的生理反應。當然更嚴重的是影響抵抗力、發育及眾多精神及身體的病變。很多由幼稚園升小學後的孩子,由於學業及老師教學上增加不少壓力,都會出現上述提及的反應。」 為何別的孩子不會緊張而我的孩子會? (1) 遺傳基因不同 (2) 生活環境不同 (3) 家長或照顧者的品格不同 (4) 家長或照顧者對相同事情的反應不同 (5) 身邊成人的價值取態不同 (6) 學校老師不同,課堂氣氛及教法不同 (7) 同伴不同 (包括兄弟姊妹、同學、親友...) (8) 際遇不同 以上都是常識,但我做了超過千人的腦波分析發現,就算判定非SEN(特殊學習需要)、沒催谷、父母開明、老師關愛、家人體諒、朋友接納、本身能力不錯的孩子也會生理緊張,原因很多是左、右丘腦處理訊息的速度較一般孩子快,即資優、早熟、轉數快,左腦資優會鑚牛角尖、會重視原則、會不停批判、會好奇心強、會不停思考、對別人及自己要求高;右腦資優會對社交情感太...

Ricky Chan: 努力必定成功?!

努力必定成功!? 很多長輩常鼓勵我們:「盡心盡力,必定有成!」但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法方向,可能越盡力離成功越遠! 我們嘗試以「腦科學」角度,分析不配合孩子腦特性的方式,越努力去希望培育孩子,可能越適得其反的一些例子: (1) 孩子自控力弱,即前額葉功能弱,父母/老...

郭迪舜博士:《小男孩是如此長成》

《小男孩是如此長成》 初為人父母時,總以為男孩與女孩的身心成長相差無幾。女孩既可以自動地漸趨成熟,為何男孩不可以?所以,很多有男孩,又有女孩的父母,總會較容易對男孩的成長掉以輕心。 不錯,男孩的身裁會「一支箭」地發展,但是他們的心智成熟度卻不能隨着身体...

【微青春期的煩惱~你其實沒有那麼討厭他】by FB page 教養不正經

【微青春期的煩惱~你其實沒有那麼討厭他】by FB page 教養不正經 小五男個性比較衝, 遇到意見相左的場面, 他的脾氣燃爆裝置一觸即炸💥 所以很容易就和同學發生衝突😩 回家後, 還沒「降溫」的小五男又複習了一次白天的事件, 情緒再次達到燃點🔥 慷慨激昂的跟老媽抱怨誰誰誰的不...

带团队的八层境界

带团队的八层境界 (1)授人以鱼:只给员工养家糊口的钱。 (2)授人以渔:教会员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 (3)授人以欲:激发员工上进的欲望,让员工树立自己的目标; (4)授人以娱:把快乐带到工作中,让员工获得工作中的幸福 ; (5)授人以遇:给予团队成长,学习,发展...

Ricky Chan: 剝奪孩子腦發育的機會?!

剝奪孩子腦發育的機會?! 人腦發育的第一階段約在升中學之前,是潛能的保留,所以出生時已具備遺傳中擁有的所有能力,開發的方式是「有機會用」才保留,而越少用的就被修剪刪除! 第二階段發腦約在12歲前後,被修剪保留的神經網絡突然增加很多很多新的連繫接點(突觸),所以原本簡單清晰的想法、取向、價值觀(別人教導、灌輸的),突然變得混亂、模糊,即之前接納家長、老師所教導認為對、錯的,現在變得不肯定,所以青春期的青少年,如你問他小學時他也認為對的事情,現在常會答「唔知呀」,是青春期其中一個口頭禪! 為何第二階段發育需要使原本清晰的想法變得模糊?原因可能是那些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只是概念的灌輸,而欠缺親身的驗證,這樣不利未來在複雜多變的真實世界中應用。所以提供另一次機會讓其自我驗證、經歷以建立個人較仔細複雜而並非簡單分類的神經網絡(自我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信念係統)。由於混亂、模糊所以不安及易被引動,易於人做我做,而之後所受的結果就是整合的個人真實經驗,自我的價值批判。 這人類腦發育的特性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有何啟示? (1)12歲前不應將所有時間只用於某些能力的發展上(如只著重中、英、數、常的記憶學習 (2)12歲後不宜只灌輸單一認為對的知識,而是提供機會從多角度去嘗試、體驗、驗証複雜多變的原因和結果 現時香港第一階段培育方面,很多家長都醒覺;可惜第二階段培育多落在中學為保成績只著重快速灌輸而沒有機會思考體驗的教育模式中,所以年青人到大學也頭腦思想單純,不知世情險惡艱苦,以為一切是必然的,也不懂珍惜。所以有很多原來反叛性很強,很多紀律問題而差不多被趕出校(為何是「差不多」?因為學校根本無權趕學生出校,只能勸離)的學生,停學一年到不同環境、崗位體驗後,整個人都定下來,改變很大! 大家有否發覺?兒童期的孩子看電視或電影,很重視「忠」、「奸」、「正」、「邪」、「好」、「壞」,因他們的世界是傾向較簡單的分類以協助其快速判別事情和做抉擇;但到小學高年級及中學,即第二期發育,以往手機未普及前就會開始喜歡看小說,因為能滿足了他們對「忠」、「奸」、「正」、「邪」、「好」、「壞」的重新詮釋和定位,而且當中並不是「非黒即白」的,就如六大正派圍攻魔教光明頂,叫做「正派」就一定是正?被稱為「魔教」的就全部人、言行都是邪?青少年看得投入的原因是正中有邪、是中有非,以便日後他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