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允許自己體驗各種流動的情緒,為自己的世界增添精彩

允許自己體驗各種流動的情緒,
為自己的世界增添精彩

聽到一個故事,某位朋友習慣用生氣來應對許多事。

但他碰到一個狀況,就是一般人會害怕的情境,他還是用生氣回應。害怕會讓人逃離,生氣讓人想拼命,所以他平白增添了很多危險,或許是因為他不太讓自己處在害怕裡。

有些情緒需要辨識,或者醞釀,或者處理與消化。所以,真的可以有人,經過後天的教育,讓自己比較感覺不到某種情緒。像是在我們的文化裡,不允許對父母親感到生氣的教育,還存在著。所以許多人就會把相對多的時間,花在否認生氣的情緒,或者阻止生氣情緒的表達,試著很快去轉移它。

可是,情緒不會因為後天的壓抑而消失,它只是在意識範圍之外,還是可能緩慢地影響我們的身心,或者突然爆開來,讓我們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不如去認識它、接納它,藉著情緒的出現,採取一些必要的行動。

曾經碰過一位年輕人,自我感非常的模糊。

有時候年輕人會有這種現象,因為不管是考試,或者選擇自己的生涯,或者承擔成人的角色,這些壓力,可能是他們出生之後,最強大的一次。什麼事都能感受得細膩分明,偶爾經歷這種狀態,那可以是一種享受,可以是一種創造力的來源。可是,常常這樣,很可能情緒過量,讓自己不適。

所以偶爾自我感模糊,似乎也可以當成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來看待。可是,他的自我是真的太模糊了,是經常性地模糊。因為他除了沮喪之外,其他情緒都不是那麼清楚,所以只好躲到遊戲的世界裡。

他是在傳統家庭長大,人生花最多的時間,在念書與考試上。他的興趣,不被認為有發展的必要,他也乖,不懂得為自己爭取。他依據分數填了志願,但是當離開家之後,他就茫然了。

他本來就是一個特別需要情緒教育的人,但很可惜,他又在一個特別不重視情緒,更重視成就與表現的家庭中長大。所以他的情緒出不來,能出來的情緒,又以負面居多。

他的逃避,十分明顯。他不想一直在遊戲裡,可是又不知道可以到哪裡?!大腦久經遊戲訓練,一般性的刺激就很容易引不起興趣,成了惡性循環。

其實如果可以,我希望他的人生可以暫停。人生不是像生產線,一定要一直往前裝配些什麼在自己的身上,好像每個人都要在工廠裡,等著被壓出某個樣子。

不只是他,很多成年之後迷惘的人,都沒好好經歷這個過程。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看看多元的環境與選擇,然後清楚地感覺自己的情緒,允許我們自己跟情緒在一起,然後以此產生行動,帶著實驗的精神,去嘗試我們經過篩選之後的可能性。

可惜,把人生暫停,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荒謬的思想。如果能力可以,為什麼不繼續?

好吧,這就是為什麼到最後,我們不是不愛孩子,卻把孩子逼上絕境的原因之一。有一則新聞我印象很深刻,孩子拿到了父母要的學歷,但他選擇了死亡,算是執行了他人生當中的終極權力。

有些人是「暫時」沒有選擇離開世界,也就這樣長大了。可是他們的心,也可能還是找不到哪裡可以去,流離失所著。

然後,照著社會的安排,進行了很多時間到了就該做的事。然後該有的挑戰與困境,一直衝擊著他們,叩問著從出生之後就反覆經歷的問句。他們是誰?他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50煮2餸1湯

心靈加油站| 中午鬆一鬆| 這就是生活(2019年4月10)

Louis Kok: 讀寫障礙 vs 心理問題